Manus狂歡:內測邀請碼10萬一個,Al智能體的黑馬來了?
2025年3月6日凌晨,一款名爲“Manus”的AI產品在中文互聯網圈掀起軒然大波。
一些國內主流科技媒體爭相報道,甚至有人稱其爲 “全球首款通用AI智能體”,還將其與《流浪地球》中的“MOSS”相提並論。
在其官網開放內測後,邀請碼瞬間成爲一種稀缺資源。比如國內即刻、小紅書等社區出現大量求碼帖,部分用戶甚至表示,“熬夜蹲守只爲體驗”。
這種熱度直接傳導至資本市場,AI智能體概念股集體漲停,立方控股、酷特智能等公司股價單日漲幅超 20%。
然而,這場狂歡在海外市場卻顯得異常平靜。除少數科技媒體提及外,海外社交平臺的討論熱度遠低於國內。Manus官網數據顯示,其內測申請中87%來自中國用戶,海外用戶佔比不足10%。
這種反差背後,或許折射出AI生態對 “自主智能體” 的期待,也暗示了市場對技術路徑的審慎。
Manus的創始人肖弘是一名90後。於2022年創立了“蝴蝶效應”公司,並推出了AI瀏覽器插件Monica,此次推出的Manus也延續了Monica的產品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肖弘之外,蝴蝶效應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是季逸超,他畢業於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曾創辦Peak Labs,因開發猛獁瀏覽器獲得真格基金和紅杉中國的天使投資,被評爲“中美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於2012年3月登上《福布斯》中文版封面人物。
發佈視頻中介紹,Manus這個詞語來自拉丁語,象徵着“手”。拉丁語中的“Mens et Manus”,就是頭腦和手的意思,即手腦並用。
從官網展示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它能獨立思考、規劃並執行復雜任務,直接交付完整成果。有人說,它或許會成繼DeepSeek後的最大黑馬。
或許更具體的問題——Manus能否成爲中國AI智能體領域的一匹 “黑馬”?
01
Manus幾乎是一夜爆火,引發了行業圍觀。科技圈人士一窩蜂涌向了Manus官網頁面。一時間,Manus官網頁面響應緩慢,造成了目前需要輸入邀請碼才得以試用的局面。
但因Manu的邀請碼一碼難求,有不少網友都在求購。據報道,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上,Manus邀請碼被炒到了標價從999元至5萬元不等。其中,有開價5萬元的賣家表示不接受砍價,“標價,我在羣裡薅的,非常難得。”截至發稿,邀請碼已經被炒高,賣到了十萬一個。
不過,Manus AI的合夥人張濤澄清稱,“從未開設任何付費獲取邀請碼的渠道,目前內測期間系統容量有限,將優先保障現有用戶的核心體驗,並逐步有序釋放邀請。”張濤提及,從未投入任何市場推廣預算,短期內會專注build。
這款被稱爲“全球首款通用AI智能體”的產品到底有多牛?以下是基於官方演示與用戶實測的核心體驗的部分事實。
簡歷篩選:從文件處理到智能決策
用戶上傳15份簡歷壓縮包後,Manus自動解壓並逐頁解析內容,識別候選人教育背景、項目經驗等關鍵信息。系統基於強化學習算法工程師崗位需求,對候選人專業技能進行排名,並生成結構化報告。當用戶要求以Excel表格呈現時,Manus現場編寫Python腳本完成格式轉換。值得注意的是,系統會記憶用戶偏好,後續同類任務將優先輸出表格形式。
房產投資:跨領域數據整合與動態調整
針對「紐約安全社區可負擔房產」需求,Manus分三步執行:調用犯罪率數據庫篩選區域,編寫預算計算代碼,抓取房地產網站房源。用戶臨時追加「學校排名」要求後,系統無縫擴展任務鏈,在原有報告中插入教育資源分析模塊。最終輸出包含社區安全指數、學校質量評分、預算可行性報告及房源鏈接的綜合文檔。
股票分析:多工具協同與數據驗證
分析英偉達、邁威爾科技、臺積電三年股價相關性時,Manus通過API接入雅虎金融數據,交叉驗證信息準確性。系統編寫Python代碼進行統計分析,調用金融工具生成可視化圖表,並標註企業間業務關聯邏輯。最終輸出包含數據圖表與因果關係解析的專業報告。
雲端異步:離線任務託管與跨平臺執行
用戶發送指令後,Manus生成專屬任務ID並同步進度條,支持終端關閉後持續運行。實測案例顯示,處理500MB財報數據時,系統在後臺靜默完成數據清洗、模型訓練與可視化生成,最終通過郵件推送完整報告。這種機制使AI真正融入工作流,而非依賴實時交互。
工具調用:瀏覽器、代碼編輯器等外部應用集成
Manus的虛擬機沙盒技術支持安全調用外部工具。企業級測試中,某醫療機構要求監控500 家上市公司股價異常波動並生成投資建議,系統自動啓動瀏覽器抓取實時數據,調用 Python庫進行統計分析,同時通過API接入新聞情感分析模型,37分鐘內輸出包含風險預警與策略建議的PPT。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Manus內測申請量突破20萬,企業級用戶佔比63%,金融、醫療行業需求最爲迫切。GAIA 基準測試顯示,其在複雜任務處理上超越 OpenAI 同類產品,尤其在跨平臺數據整合、代碼生成與測試等場景中表現突出。
早期用戶評價其爲“首個真正具備生產力價值的AI工具”,但也指出多語言合同審覈等複雜場景中偶發的語義歧義問題。
02
如果梳理Manus的誕生歷程,其背後是創始人肖弘及其團隊長達三年的技術攻堅成果。
肖弘,這位1992年出生的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工程畢業生,曾在2015年創立夜鶯科技,憑藉微信生態工具“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服務超200萬B端用戶,曾獲得騰訊、真格基金數億元投資。
但真正改變其軌跡的是2022年的AI大模型浪潮。
肖弘於當年創立了Monica.im,初期以瀏覽器插件切入市場,集成主流大模型能力,提供聊天、翻譯等基礎服務。但他很快意識到,單純的 “工具整合” 無法滿足用戶需求。
到2023年,團隊開始秘密研發自主智能體技術,提出“less structure more intelligence” 理念,主張通過優質數據、強大模型和靈活架構,讓AI能力自然涌現。
經過18個月的封閉開發,Manus在GAIA基準測試中以全難度 SOTA(最先進)成績一鳴驚人,其處理簡歷篩選、房產投資、網站部署等複雜任務的能力,被中信證券評價爲 “突破了傳統AI的認知邊界”。
技術突破的背後,是創業者的持續迭代。
肖弘曾在內部信中提到,“從Monica到Manus,我們經歷了三次架構重構。” 其團隊通過多智能體系統(MAS)實現任務拆解,結合雲端虛擬機調用瀏覽器、代碼編輯器等工具,最終在不預設功能模塊的情況下,讓AI自主完成從規劃到執行的全流程。這種 “無結構化” 路徑,與OpenAI的 “功能模塊化” 形成鮮明對比。
Manus的橫空出世,標誌着AI從 “輔助決策” 向 “自主執行” 的關鍵跨越。其技術突破與市場熱度,既得益於中國AI生態的厚積薄發,也反映出全球科技競爭的暗流涌動。
目前BOSS直聘顯示,蝴蝶效應共有46個招聘崗位,工作地點大多在其總部武漢,月薪範圍在4000元至4萬元不等,其中薪資最高的崗位爲Linux內核研發工程師、虛擬化研發工程師,薪資最高達4萬元,但截至目前並沒有人工智能模型研發崗位。
據外媒今日報道,OpenAI正計劃推出收費更高的AI智能體服務,爲不同用戶羣體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其中,最高級別的“博士級研究智能體”月費高達2萬美元(約 14.5 萬元人民幣),主要面向企業用戶的高端需求,尤其是在金融、醫療、製造等數據密集型行業。
OpenAI預計,未來這些“AI智能體”產品將貢獻公司總收入的20%至25%。這也從側面驗證了Manus的未來前景。
03
不過,也有聲音認爲,Manus的出現,意味着Agent模式下的AI能理解需求後獨立工作,是人機交互領域一大進步,但它距AGI仍有一定距離,還需迭代完善。
這取決於技術壁壘、市場需求與生態佈局的三重維度。
從技術層面看,Manus的優勢在於其通用性與執行深度。
GAIA基準測試顯示,其在複雜任務處理上超越OpenAI同類產品,尤其在跨平臺數據整合、代碼生成與測試等場景中表現突出。例如,用戶上傳簡歷後,Manus可像人類HR般解壓文件、分析候選人信息並生成報告。這種能力已被Gartner預測爲2028年15%職場決策的核心支撐。
但技術挑戰同樣存在:多模型協同的穩定性、數據隱私保護、跨領域泛化能力等,仍是其迭代的關鍵痛點。
在商業化層面,Manus選擇了一條 “高門檻、慢滲透” 的路徑。目前僅開放內測,且優先服務企業級用戶,如金融、醫療等數據密集型行業。
這種策略與其技術特性高度契合 —— 複雜任務處理能力需要深度定製化,而企業用戶更願意爲 “生產力提升” 付費。
對比OpenAI對高端Agent每月2萬美元的定價,Manus尚未公佈具體收費模式,但市場人士推測其可能採用 “基礎功能免費 + 企業訂閱制” 的組合策略。
在生態佈局方面,Manus團隊已釋放開源信號。首席科學家季逸超(Peak)表示,計劃於年內開源部分推理模型,以吸引開發者共建生態。
而這種開放姿態,能否複製DeepSeek的成功?
參考DeepSeek-R1開源後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的案例,Manus若能構建開發者社區,或許可以加速其技術擴散與場景落地。
然而,外部競爭環境不容小覷。除OpenAI、Anthropic等國際玩家外,國內巨頭如阿里、騰訊也在加速佈局AI智能體。3月6日阿里發佈的通義千問QwQ-32B模型,性能已逼近 Manus的技術底座。
如何在巨頭包圍中保持差異化,將是Manus下一階段的核心挑戰。
根據Gartner預測,隨着 “智能體商業化元年” 到來,這場關於 “AI 自主能力” 的戰爭將更加激烈。未來Manus能否從現象級產品成長爲生態級平臺?答案或許就藏在肖弘團隊的那句口號裡——“讓AI成爲人類的手,而非另一個大腦。”「完」
【參考資料】
1. 中國AI新星Manus一夜爆火!全網搶邀請碼,或成DeepSeek後最大黑馬 金融界
2. 會自主幹活的Manus一夜爆火,AI智能體概念股掀漲停潮 紅星資本局
3. 繼DeepSeek後一夜刷屏,AI Agent產品Manus炸裂科技圈 界面新聞
4. 流浪地球變成紀錄片?MOSS真的要來了?全球首款通用AI智能體Manus發佈 深圳新聞網
5. Manus王炸!國產AI智能體橫空出世 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