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氣冷 房市928檔期不樂觀
房市交易持續降溫,房仲業者說,九二八檔期恐難扭轉頹勢,不少建商已抱持延案心態,選擇將新案推至明年。記者蘇健忠/攝影
房市買盤消失,市場急凍,新建案已經慘到每週平均成交不到一組。此外,根據統計,全臺六都的家戶購屋比同步跌至百分之一點四,與二○一六年低點持平,象徵每百戶僅一點四戶買房,需求面幾近真空。
展望下半年,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指出,九二八檔期恐難扭轉頹勢,不少建商已抱持延案心態,選擇將新案推至明年。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說,下半年全球金融局勢多變,美國對等關稅議題牽動市場神經,若限貸持續、交屋潮引發貸款排隊壓力,房市買氣難有樂觀空間。
代表北臺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的「住展風向球」七月續亮衰退的黃藍燈,分數僅卅八點二分,創新冠疫情後最差紀錄。六大構成項目呈現「一升、一平、四降」,新成屋戶數升,預售屋推案量、成交組數、來客組數、待售建案數分數下滑,議價率持平。
陳炳辰表示,主要是因需求面陷入冰點。指標建案每週平均來客僅十二點五組、成交數更跌至一週○點七組,幾乎回到疫情封控時的慘況,除了地段佳的大型建商新案在甜蜜期內偶有成交,其餘案場零成交已成常態,整體買盤幾乎瓦解。
整體市場也無例外。今年上半年六都家戶購屋比僅百分之一點四,較去年同期的百分之二點一大幅下滑,昔日熱區高雄、桃園也創十年新低,顯示整體需求已被壓抑到谷底。徐佳馨指出,中央銀行信用管制與限貸風波持續發酵,加上股市震盪,投資與置產買盤已經同步退場。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說,去年上半年適逢新青安效應發酵,全臺房市一片榮景,但也引發央行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加上限貸風波,買氣瞬間急凍,家戶購屋比跌回二○一六年時水準,換言之,這一波「金龍海嘯」打房效果已堪比房地合一稅上路。
沒買盤撐場,建商庫存壓力逐漸沉重。根據統計,七月待售建案數達一三七五案,比前月多四十多案,新北與桃園去化最爲困難,形成「賣不掉又不得不推」的騎虎難下局面。但建商也不願輕易降價,怕引發骨牌效應,只能咬牙苦撐。
不過,陳炳辰指出,進入暑假與民俗月,加上臺風不穩定氣候、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建商推案逐漸保守。
七月北臺灣預售推案量較上月減逾百億元到六百多億元,雖有臺北市中正區的百億量體撐場,但其他大型案屈指可數,多數個案規模不到四十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