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美農產品有助提升糧食安全?郭正亮轟:1物打擊最嚴重

郭正亮認爲,因爲進口這麼多美國牛肉,一定會衝擊到臺灣豬肉的市場。(資料照片)

賴清德9月30日接見美國農業部貿易及對外農業事務次長林德柏格率領的訪團。總統府提供

正值臺美關稅談判之際,美國農業部次長林德柏格率農企團訪臺,總統賴清德9月30日接見訪團時重申,臺灣業者會規畫未來4年採購1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並稱「美國農產品也有助於提升臺灣糧食安全」。對此,前立委郭正亮指出,在這些農產品中,最嚴重的應該是牛肉,因爲進口這麼多牛肉一定會衝擊到豬肉的市場。

賴清德9月30日接見訪團表示,這個月臺灣再次籌組農訪團訪問華府及相關農業州,包括林德柏格的居住地—南達科他州,展現臺灣對持續提升臺美貿易伙伴關係的決心。他同時提到,在訪美期間,臺美雙方業者簽署採購意向書,臺灣業者規畫在未來4年採購100億美元的黃豆、小麥、玉米及牛肉等美國農產品,希望藉由輸入高品質飼料用原物料,加速臺灣畜產業生產效率,美國農產品也有助於提升臺灣糧食安全。

郭正亮1日在中天網路節目《綠也掀桌》中表示,大量採購美國農產品恐會引起排擠效果,如因爲大量買進小麥,所以軍隊就會少買米,「這是必然的」。他並點名,在這些農產品中,最嚴重的應該是牛肉,因爲進口這麼多牛肉一定會衝擊到豬肉的市場,因爲肉類是主要的配菜,所以最後軍隊只好去購買美國牛肉。

而一旦軍隊大量採購美國牛肉,豬肉、雞肉的採購量就會變少,這勢必會對臺灣的農業造成衝擊,因此,郭正亮直言,賴清德「美國農產品有助於提升臺灣糧食安全」的說法是胡說八道,開放美國農產品明明就會衝擊臺灣本土農產品市場,但賴「都不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