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喊採購百億美元美農產品 郭正亮:恐引發1嚴重問題

總統賴清德。(中時資料照,陳俊吉攝)

正值臺美關稅談判之際,美國農業部次長林德柏格率農企團訪臺,總統賴清德9月30日接見訪團時重申,臺灣業者會規畫未來4年採購1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對此,前立委郭正亮示警,大量採購美國農產品恐會引發「排擠」問題。

賴清德昨天接見訪團表示,日前臺美雙方業者在美國簽署採購意向書,規畫在未來4年採購100億美元的黃豆、小麥、玉米及牛肉等美國農產品。受邀與美國農業部官員會晤的卜蜂表示,願意尊重與配合政府的政策,增加採購美國原物料,惟過去原物料採購來源有美國、巴西跟阿根廷,現在增加對美國的採購,就會從過去的市場機制變成「規格標」,養雞的成本可能會增加,市場的競爭力將被壓縮,倘若政府與美國談判,又承諾將美國進口雞肉、雞翅、雞腿的關稅從20%降至「零」,臺灣雞肉肉品將難以競爭。

郭正亮今(1)日在中天政論節目《大新聞大爆卦》表示,大量採購美國農產品恐會引發「排擠」問題,首先,若大量進口美國牛肉,恐會對臺灣的養豬農造成影響,因爲到時若國軍每天都吃牛肉,豬肉要賣去哪裡?再來,若到時候國軍每天都喝美國大豆製成的豆漿,也一定會對果汁等其他飲料業者造成影響。

另外,對於美國表態開放臺灣鳳梨銷往美國,郭正亮也直言,美國距離臺灣很遠,若要外銷鳳梨,必須要有冷藏設備,成本也會因此增加。此外,美國不缺乏熱帶水果、他們可以跟中南美洲國家購買,且美國人不習慣直接食用鳳梨,大多是榨汁飲用,因此在他看來,臺灣鳳梨在美國並不是特別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