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要好地段才會漲...但怎樣算「好」?專家:自住仍要以居住習慣優先
房市示意圖。林澔一/攝影
到底什麼才叫做「好地段」?這句話,很多人買房買地前都會問,但其實,答案往往藏在我們心裡,卻從來沒真正說出口過,而這個答案可能有階段性的變化。
有些人說:「我想要地段好一點的。」但我問他:「你心裡的好,是什麼?」他停了一下,想了很久,最後說:「就是……未來會漲的地方吧?」然後我又問:「那你真的想住在那裡嗎?」他沉默了。
其實,「好的地段」對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人要的是熱鬧,樓下就有7-11、星巴克、捷運站,安全感來自人潮與便利。有人想要安靜、隱密,最好離城市遠一點,有山、有風、有地方種花。有人想買在孩子的學區,有人卻是爲了照顧年邁的父母。有人買來投資、有人買來退休、有人買來蓋夢想中的家。
這些理由都沒有對錯。但最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你買這塊地、這間房是爲了什麼。
真正讓人後悔的不是「買貴了」、「買小了」、「買錯區了」,而是買了之後,才發現你根本不想住在這裡、不知道怎麼使用這塊土地。
你不想每天花兩小時通勤,你受不了夜晚太吵睡不着,你以爲會喜歡城市的繁華,結果你只是被焦慮包圍。
這時候,你才意識到,你當初是買了一個「別人覺得好」的地段,卻不是你真正需要的生活。
所以在問地段好不好之前,你可能要先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你希望每天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你重視的是現在的便利?還是未來的價值?
你能不能接受空曠一點?能不能忍受熱鬧一點?
你想長久地住在這裡嗎?還是隻是短期的打算?
你會不會,其實根本還沒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很多時候,讓我們遲遲無法決定的,不是房價、不是利率,而是:我們不夠了解自己。我們太害怕選錯,結果一直沒選
還有同住的家人或伴侶的想法也很重要。如果你願意,花一點時間整理你的心、盤點你的需求、說清楚你在意的事,答案,其實就會慢慢浮出來。
別急着找「別人口中最好」的地段,你應該先找「最適合你的位置」。因爲那個地方,不只是拿來住的,它會裝進你未來的生活、情緒、習慣,甚至你的人生階段。
所以請你不要倉促,也不要害怕。你願意說清楚的那一刻,就是你開始真正靠近家的那一刻。
◎本文內容已獲Kori的選屋筆記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