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玻璃心診療室】劉昭儀/誰對香菜太癡情?
誰對香菜太癡情?圖/陳佳蕙
先聲明:這裡可不是什麼香菜戰場,想引戰的「香黑」請儘速轉檯!
我總是被市場裡的香菜吸引,光澤閃耀的翠綠色澤,搭配鮮嫩欲滴的葉片,微微顫顫滿滿一大把,必須從根部緊握。滿手芳香的我,不只是香菜富翁,更是滿載料理魔法精靈的女巫啊!
香菜保鮮學,難如親子關係
香菜很百搭,我總是盤算着夏天的涼拌菜裡,要撒滿香菜葉;搭玉米脆片的前菜或零食要沾的莎莎醬,也需要香菜提味;熱湯熄火前,丟切碎的香菜,順便念一下變好喝的咒語;冷菜、白切或滷味,沒有用香菜裝飾盛盤就顯得乏味;蒸魚後用熱油淋上蔥薑辣椒和香菜,令人食指大動;炒肉類加入味道濃郁的香菜根,味道會變得更加豐富;在孩子愛吃的咖哩中偷渡些許香菜根一起熬煮,保證好吃到叫媽媽(不然呢?)。對了,春天的香菜最飽滿又便宜,可以豪邁地加入豬肉餡做成香菜水餃,包好後立刻煎成一鍋冰花煎餃,沾點辣油,保證讓人瞬間登頂美食天堂!
雖然有滿腹的香菜美食計劃,但冰箱裡的香菜可不等人。即使買來便小心呵護,先擦乾多餘水分,再用紙巾溫柔包覆,放入保鮮盒才能安心保存進冰箱。然而我沒有察覺,此時香菜碼錶早已啓動,香菜的活力青春正在倒數計時,分分秒秒邁向焦黃枯萎,而且一葉知秋般,斷崖式的集體兵敗如山倒。
最後,只能氣餒地把曾經小心保護的滿盈翠綠,棄置成已然殘花敗柳的悔恨,並責怪自己爲何不把握最佳賞味黃金期,做出隨便怎樣都好吃的香菜料理,然後趕快再去市場尋覓無法割捨的心頭好。沒有香菜的冰箱彷彿黯然失色,但每次擁有後,終究會因爲各種錯過,避免不了悲劇的重複發生。
屢敗屢戰的我,又一次的整理剛買回來的香菜,心中再次沙盤推演,如何搶攻保鮮期限。仔細盤算間,突然發現「親子關係」正如香菜之於我,總想着要把香菜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與滋味,有時太貪心,有時太小心,時光流逝,才發現耽誤了最初的好味道。
馥郁或點綴,讓香氣縈繞彼此之間
正如同家長們總是習慣把孩子帶在身邊,珍重地教養與陪伴。有時候會心急地希望孩子表現優異,博得滿堂彩;有時候又希望能更多的醞釀累積,才得以培養出正向思考、品行良善的未來主人翁;但時間總是不停歇地向前,孩子轉大人的每個瞬間,都有耗損受傷甚至衝撞的可能。最理解、支持孩子的家長們,可以做的就是儘可能耳聰目明、敏銳地判斷周邊環境資源,找到最適合的組合,也許還要以粉絲的熱情,加油添醋開大火,等待孩子變成喜歡的樣貌,一如我們都喜愛的美味料理。
我最愛的香菜,也許是浮誇的香氣四溢,也許是安靜的擺盤裝飾,或者成爲豐富的層次主旋律,可能沒有讓人發現,卻是不可或缺的隱味──無論如何,都會是家長心中充滿愛的好味道!
香菜與孩子是平行宇宙,當然不能相提並論。但我每一次料理香菜,不論鮮活水靈,或枯萎沒元氣,都想着怎樣讓它們以自身樣貌與能量,妝點不同元素的菜餚。最重要的是,適量的擁有,才能更珍惜最佳賞味期限。
太過貪心或支持不夠的父母,反而無法專注欣賞或發掘孩子的特點,就像香菜撲鼻的氣味,是隻有父母最能明白的芬芳。千萬不要猶豫蹉跎,耽誤了孩子最具有能量的階段,當他們成爲獨特的美味,就不再脆弱矜貴,而成長蛻變爲超越單一香氣的存在。
總對香菜太癡情,希望好好呵護他們,成爲好料理。每次滿懷期待,卻不一定如願──不過沒關係!即便無法割捨香菜的好味道,但我永遠等待曾經被我緊握的孩子的手,會自己掌廚,在成長的道路上,爲自己端出專屬調味的各種精采菜色!
還沒買香菜嗎?你家有什麼樣的香菜料理呢?快去試試一起跟孩子動手做吧!誰叫我們對香菜太癡情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