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談判後續 連賢明:接受川普新模式 臺美AI合作是可行方向
對當前臺美談判,連賢明12日表示,認爲臺灣談判團隊的AI合作方案,川普應會喜歡、因美國想在AI競賽贏過大陸等對手。臺積電之外,臺灣高科技產業赴美投資有很大潛力,甚至許多在大陸經營不如意的傳產業者,也能考慮將美國作爲新市場。
對於當前各界對關稅甚至疊加的議題,連賢明指出,許多原本就有被徵稅的產業界壓力很大,但其實臺灣有7成~8成產品輸美也零稅率,但也瞭解各界都想要稅率低一點的心態,所以現在政府說在談稅率不要疊加可以理解。但另一方面,也要拿出好東西,與川普進行交換。
但且如何包裝成吸引川普的好方案也需要技巧。連賢明指出,除美國在意的採購、投資、開放市場、洗產地因素,鑑於川普強烈個人色彩,迎合其喜好與風格,給出合他胃口的方案很重要。此前韓國團隊傳訂製帽子、庫克送黃金底座都是此道理。被外界視爲與川普關係密切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也時常陪川普打他最愛的高爾夫,甚至爲他舉辦相撲大賽。
連賢明指出,川普任期纔剛開始,各界都需要接受這個人是美國總統,其第二任期會更加展現鮮明的特人特色。例如川普不愛自由貿易,可能認爲與關係密切的20~30國交好就好,所以就有關稅政策。當下的美國猶如好市多,要進美國市場的國家,就必須繳納一筆會費。
連賢明指出,談判團隊應該也很辛苦,無論大家怎麼急,決定權都還在川普手上,沒人可以控制。且川普習慣獅子大開口喊價,例如日韓的大規模採購、投資方案,從一些訊息有傳出雙方對談判內容有分歧的感覺,所以自己也靜待日韓等國將談判方案交給國會的後續。
除採購、投資、開放市場等要素外,連賢明強調,地緣政治也是重要因素,臺灣很難談到如英國、澳洲等國的稅率,這些國家加上以色列,願意爲美國打仗,第一島鏈若出事,英澳也會加入,很難跟這些國家比較。
每當論及臺灣,臺積電也是繞不開的話題。連賢明表示,各界要知道,不是每次、每個議題都能打臺積牌,無法一直打。例如臺積電年初就說要赴美投資,或許已和美國有默契,所以纔有當前半導體免稅的政策。且連賢明分析,臺積電也很難不赴美,設備甚至EDA等上游工具與軟體都在美國手上,甚至臺積電的外資股東佔比達7成,美國反而有很多牌對付臺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