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展現「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 學者:讓美國重新思考介入臺海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圖/林穎佑提供)

記者陳冠宇/臺北報導

今日大陸九三閱兵上,不少新型武器首次亮相。學者認爲,此次閱兵意在展現陸海空「三位一體」的核子打擊能力,這使美國在介入臺海問題或與中國打交道時可能會「重新思考」。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採訪時,從陸海空等不同面向的武器進行分析。

陸軍方面,林穎佑注意到,中共已換裝新的191式步槍,更加類似於歐洲SIG步槍的設計,這代表中共可能看到俄烏戰爭或近期近戰的發展,使其在武器上需增加瞄具或其他裝備,因而捨棄過去95式步槍的犢牛式設計。

此外,林穎佑指出,各型車輛都做到反無人機的裝置,這應是借鑑俄烏戰爭中頻繁使用無人機;同時,臺灣最近發展軍用商規無人機,並向美國購買各式無人機,也被解放軍注意到,因此做出反無人機的裝置進行提防。

空軍方面,除了殲-20之外,也展出各型轟炸機、電子干擾機、空中加油機及空中預警機。林穎佑提到,空中預警機「空警-600」可能已經服役,這也是從發生印巴空戰迄今,共軍持續發展一連串「走向體系化戰爭」的模式。

在海軍方面,林穎佑指出,可見一些大型的無人載具,以及忠誠僚機等,未來會不會發展出忠誠無人潛艦、忠誠魚雷等模式,是未來解放軍在海軍方面發展所需要觀察的。

▲東風-5C液體戰略核飛彈。(圖/翻攝央視)

至於核子武器,林穎佑分析,這次閱兵展示空射型核武,可於空中進行核打擊,這也代表中共正式把陸海空(的核子武器)全部作了結合。在水下,「巨浪-3型」潛射彈道飛彈也展出。至於地對地飛彈,「東風-5C」型飛彈是較新的改良型,採用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他認爲,中共此次意在展現陸海空「三位一體」的核子打擊能力。

林穎佑說,對於美國來講,最重視中共的核子武器發展,因爲核子武器不會用來攻擊臺灣,但是會造成美國在介入臺海問題或與中國打交道時重新思考,這就是過去所說的核子威懾的作戰模式。

被問及中美無人機發展差距時,林穎佑指出,無人機不能僅看是外形是UAV(無人航空載具),而要看UAS(無人飛行器系統),也就是整個無人機的系統性能夠去幫助它發揮多少(軍事力量),因此很難僅用外形進行比較。但是他也認爲,可以看到解放軍持續進步,也吸收了俄烏戰爭的教訓,做出一些新的調整和改進。

談及臺灣應如何因應共軍的軍備發展,林穎佑直言,看到解放軍的調整與進步,特別是在無人機方面,雖然我們有無人機去應對中國,可是中國也有反制無人機的作爲(指反制無人機的武器),所以臺灣也要去提防如何反制無人機。

▼九三閱兵展出反無人機系統。(圖/翻攝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