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增K字簽證 招手科技人才
大陸從10月1日起實施新的「K字簽證」,旨在吸引外國青年科技人才。圖爲7月26日海南省海口舉辦的人才對接會,吸引許多外國青年參加。(中新社)
大陸爲吸引全球頂尖大學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領域青年科技人才,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增的簽證類別——K字簽證。此舉恰逢美國決定大漲H-1B工作簽證至10萬美元決定之際。《紐約時報》報導,相形之下,中國更開放,美國更封閉;不過K字簽證恐難取代H-1B簽證地位。
《紐約時報》報導,目前尚不清楚中國K字簽證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才競爭。北京尚未公佈政策具體細節,包括申請人資格,及是否允許持證者在中國正式就業。「不過,單從這一政策姿態來看,也足以讓外界感覺中國,正朝着更加開放方向前進,而與此同時,美國似乎正逐步走向封閉」。
大陸《環球時報》報導,中國國務院8月14日公佈〈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決定〉,修改兩處:一是在普通簽證類別中,新增K字簽證,明確發給入境外國青年科技人才。二是規定申請K字簽證,應當符合中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規定的外國青年科技人才的條件和要求,並提交相應證明材料。
有關部門稱,K字簽證簽發給從境內外知名大學或者科研機構科學、技術、工程、數學(STEM)學科領域專業畢業、並獲得相應學歷學位證書,或在上述機構從事相關專業教育、科研工作的外國青年科技人才。相較現有12類普通簽證,K字簽證將在入境次數、有效期、停留期方面爲持證人提供更多便利。持證人入境後可從事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交流及創業、商務等活動。
《紐時》報導,長期以來,中國科技公司和大學主要依賴本土人才。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中國近年來高度重視STEM教育,加上龐大人口基礎,中國已成爲全球STEM畢業生人數最多國家,也反映中美在地緣政治下的科技人才競爭。「不過,在一些關鍵領域,如半導體和生物技術方面,中國仍然落後於美國,因此一直渴望引進外國人才以縮小差距。」
目前,K字簽證申請條件和激勵細節尚未公佈,路透報導,中國政府在「年齡、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上只提出模糊要求,也沒有透露關於財政激勵、就業便利、家庭擔保、永久居留權細節。
《紐時》解讀,K字簽證不太可能取代美國H-1B簽證地位。美國大多數H-1B簽證持有者是印度人,而中印兩國關係複雜。一些印度分析人士也認爲,簽證手續簡化並不足以說服印度人才放棄美國,轉而選擇中國。報導引述華盛頓諮詢公司美商亞洲集團合夥人、專注科技政策的陳澍認爲,新簽證可以讓那些對中國科技領域感興趣的人先「試水」,隨着中國科技公司變得更加強大、資本更充裕,這種興趣就會更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