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委修核避難區 藍疑為重啟核電鋪路

民進黨執政下,今年五月邁入「非核家園」,但民進黨立委林宜瑾提修「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第十三條,指畫定核反應設施周圍不得小於卅公里的緊急應變計劃區等,此舉遭藍委質疑,是否爲重啓核電鋪路。

核一、核二廠已完全除役,隨着核三廠二號機今年五月十七日停機,我國正式進入非核家園。

據林宜瑾提案立法說明指出,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日本政府曾強制該電廠半徑廿公里的居民疏散避難,並要求廿至卅公里的居民採室內掩蔽或自願疏散。我國核子事故緊急應變計劃區範圍僅八公里,萬一發生核子事故,恐難以充分應變。因此修正,畫定其核子反應器設施周圍不得小於卅公里的緊急應變計劃區。提案連署人包括民進黨立委蘇巧慧、林楚茵、吳思瑤等廿一位綠委。

國民黨立委林沛祥說,非核家園已是現在進行式,未來要不要停止是一回事,但這樣的急轉彎,是賴政府受到什麼強大的壓力嗎?林宜瑾提案明顯是「賴系」可能因爲國際政治現實面而妥協,或想辦法下車。能源政策非朝令夕改。林宜瑾敢提就要敢負責。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說,非核家園落實近半年,民進黨立委大動作提案修法擴大核子緊急應變計劃區,究竟「是在哈囉」?還是爲未來核三通過安檢後延役,或引進新核電技術提早準備鋪平道路?上月發生興達電廠氣爆,本月民進黨立委以極高比率提案擴大緊急應變計劃範圍,動機引發聯想。

林宜瑾解釋,無論鄰近核子反應器設施與否,都應有一定程度的危機意識與疏散準備。核反應設施可能造成危難的情況,也不限於服役當中的核電廠,已除役的電廠,其幹儲設施或拆除中反應器,如無法善盡維護的責任,也有發生核子事故風險的可能,「因此並非爲了重啓核電,不論啓用核子反應器設施與否,其場址都應有核子事故緊急應變的措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