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外貿企業不斷求變 積極拓展市場、增訂單
陸外貿企業不斷求變拓市場增訂單。(大陸央視)
陸外貿企業不斷求變拓市場增訂單。(大陸央視)
陸外貿企業不斷求變拓市場增訂單。(大陸央視)
陸外貿企業不斷求變拓市場增訂單。(大陸央視)
陸外貿企業不斷求變拓市場增訂單。(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報導,「外貿集聚區」、「一窗通辦」、「加速出海」。新年伊始,中國大陸外貿企業有了新探索,正以不斷求變的拚搏姿態,積極拓市場、增訂單。
2024年大陸外貿總量首次突破43兆元大關,連續8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新春伊始,遍佈大陸的大小工廠都在加緊生產,從遠洋港口到外貿口岸,繁忙見證着外貿開年熱度。
今年1月,深圳港外貿貨櫃吞吐量達到285.3萬標櫃,同比增長15.5%,創同期新高。上海洋山港貨櫃碼頭15艘船舶同時在港,迎來新一輪生產作業高峰。在重慶鐵路口岸一批「重慶造」汽車有序裝櫃,即將搭乘中歐班列出口歐洲。
福建南安石材企業「英良集團」董事長劉良今年春節一天都沒閒着,初一到十四在國外跑客戶,元宵從摩洛哥回國就到公司。
福建南安被稱爲「石材之都」,石材生產企業有1700多家、產值逾千億,產量佔全球40%,出口石材量佔大陸一半以上。劉良希望能做出差異化。從單純出口石材產品、到出口經營模式。2024年外貿出口額同比翻了一番,經過市場調研和訂單開拓,2025年企業戰略也調整重點發力海外市場。
劉良說:「客戶買了我們的產品,如何展陳、如何推廣做市場、如何銷售,實際上有一套成熟打法,我不單單是產品供應商,又是能夠教他如何去賣產品掙錢的供應商。這樣角色轉換,就使我們的出海變得更加容易,而且有主動權。」
福建南安市商務局局長王源森指出,這個外貿集聚區主要做資源整合,爲出海提供幫助,比如設立「一窗通辦」視窗,整合所有涉及外貿部門,比如工信、商務、稅務、海關等等,企業如有需求,只要找到「一窗通辦」視窗人員,就可以爲出海企業解決所有力所能及的問題。
對於沒有海經驗的企業,如何讓邁出第一步?
山東臨沂燊燊家居有限公司總經理邵陽開了這家小型家居企業,邵陽說:「用外貿『小白』來說自己,一點都不爲過。」
邵陽的擔憂代表很多中小企業真實想法,爲了鼓勵他們走出去,臨沂市政府想到「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去年起,臨沂市政府在境外舉辦6場展會、7場經貿對接會,邵陽每次都參加了,在此期間,逐漸把事業重心轉向國際市場。今年1月,臨沂市政府在印尼舉辦今年第一次展會,現場成交額達5000萬美元,意向成交額8000萬美元。邵陽在展會一舉拿下2000萬美元訂單。大年初三邵陽的企業就早早開工。
經歷類似的還有研發生產的可發電玻璃幕牆的創新型太陽能企業,區別於傳統太陽能產品,美觀實用同時還能高效發電、節能降碳。透過臨沂市政府國際展會同樣收穫大量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