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衝擊 陸企外貿訂單竟爆滿

熱門話題

大陸央視報導,近期中美貿易戰,給中國大陸外貿出口企業帶來巨大挑戰。企業拚經濟,生產線馬力全開,趕訂單、搭平臺,內需市場大有可爲。

山東淄博一家醫療防護品企業仍在加班加點趕出口訂單。企業負責人付雲指出,工廠訂單滿負荷生產。工廠產能大約是每個月70萬貨櫃左右,70億隻。訂單已排到5月中下旬。產品發貨主要集中在歐洲、日本和東南亞。

企業海外行銷中心辛豔玲說,他們積極開發歐盟、亞洲、南美及廣大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在內大客戶。

企業負責人劉文靜指出,之前他們所有業務都是醫用手套,逾90%是出口,其中逾70%是美國市場。2018年開始大力降低美國市場比重,開拓歐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金磚(國家),做自主品牌、新產品研發,成果顯著。目前,除了醫用防護產品,還能生產心臟支架、微創外科手術用器材等產品。

企業防護事業部副總經理劉大廣說,中國化工產業供應鏈非常完備,讓單一國家貿易政策很難造成結構性影響。特別是手套行業,產品主要有PVC等兩款,這兩個產業鏈中國最大,可以供應鏈優勢轉化爲成本優勢。眼下企業對美出口已降到了三成以下。

此外,這幾天,2025嘉興塊狀產業博覽會正在烏茲別克第二大城市布哈拉舉行。博覽會展品涉及緊固件、汽車零配件、服裝、箱包等嘉興優勢產業。嘉興一家建材企業與布哈拉州政府簽下30萬美元訂單。

一面助力企業「走出去」辦展,另一面是用好大陸國內展會平臺。近日江西贛州舉辦紡織服裝國際直採會,收穫5萬件歐洲和中東客戶訂單。

江西省於都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袁宗輝說,他們優化服務,把展會所有費用都承擔下來,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更好開拓國際市場。

報導稱,2025年以來,大陸提振消費多項政策也爲外貿企業轉向國內市場提供巨大空間。

深圳一家塑膠薄膜企業負責人說,美國提高關稅後,多個客戶取消訂單,已經出貨的貨櫃也在協調轉港或退回。關鍵時刻,大陸國內多家電商平臺和零售企業宣佈對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扶持計劃。

而隨着國家「以舊換新」政策不斷加力擴圍,外貿企業也看到更多新機遇。(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