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鎖臺8軍工企業!臺大教授揭「強烈訊號」:與稀土有關
大陸商務部9日宣佈禁止對8家臺灣公司出口兩用物項,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強烈支持,更稱這是對臺獨的嚴正警告。(中新社)
中國大陸商務部9日上午發佈公告,宣佈爲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並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將8家臺灣實體列入出口管制「不可靠實體清單」,禁止向其出口「兩用物項」,並即日起正式生效。而臺大教授苑舉正9日直言,這項措施釋出相當強烈的政治與戰略訊號,值得高度關注。他指出,從整體時間點與名單內容來看,可從三層面進行分析。
本次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單的臺灣企業,包括: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緯航太科技公司、中山科學研究院、仲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龍德造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攻衛股份有限公司。多數公司涉及航太、軍工與造船產業,部分亦爲臺灣國防工業供應鏈關鍵廠商。
臺大哲學系教授苑舉正9日於中天政論節目《全球大爆卦》中表示,這項措施釋出相當強烈的政治與戰略訊號,值得高度關注。他指出,從整體時間點與名單內容來看,可從三層面進行分析。
苑舉正表示,首先觀察目前兩岸的政治與軍事氛圍,大陸內部「鴿派與鷹派各佔一半」,但臺灣則明顯呈現「全面鷹派化」傾向,即已進入軍事準備與對抗的狀態。而此波出口管制針對的漢翔、中科院等單位,正是臺灣軍事科技發展的核心機構,顯示大陸意圖阻斷其戰力擴張關鍵物資。
其次,他指出兩用技術與軍工產業發展密不可分,尤其是高階軍事設備對稀土資源高度依賴。臺灣每年進口高達6000億元新臺幣的稀土材料,其中部分來源爲中國大陸,並有可能轉爲軍事用途,這也是此次管制所針對的重要關鍵之一。
第三,苑舉正強調,這項措施亦顯示兩岸之間的互信關係正出現「斷崖式斷裂」。他指出,許多民衆原本認爲臺灣的軍事科技難以對中國大陸構成實質威脅,如今中國選擇出手限制,已釋出明確政治訊號,「這不只是經濟管制,更是對兩岸關係破裂的實質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