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汽車經銷商生存告急 上半年7成難達銷售目標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上半年僅三成經銷商完成銷售目標,過半陷虧損。(新華社)

據澎湃新聞報導,大陸車企「以價換量」導致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繼續惡化。8月18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2025年上半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這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第17次展開該項調查。調查顯示,2025年上半年,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進一步惡化,過半經銷商陷入虧損。

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汽車經銷商虧損比例上升至52.6%,持平比例17.5%,盈利比例29.9%。其中,虧損的經銷商佔比較2024年上升近11個百分點。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分析認爲,在汽車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政策的拉動下,上半年國內汽車消費溫和回暖。但市場競爭白熱化,廠家與經銷商紛紛靠降價換銷量,全力爭搶市場份額,結果陷入「銷量漲收入不漲、收入增利潤不增」的困局。

價格倒掛(即零售價格低於購車成本)是經銷商面臨的主要壓力,也是致使虧損的直接原因。

調查顯示,上半年有74.4%的汽車經銷商有不同程度的價格倒掛,43.6%的汽車經銷商價格倒掛幅度在15%以上。

嚴重的價格倒掛,吞噬了經銷商的流動資金,導致經銷商普遍反映資金壓力大,特別是傳統燃油品牌經銷商,價格倒掛導致新車業務虧損嚴重。經銷商資金週轉困難,流動性緊張問題蔓延至整個流通行業。

此外,經銷商還面臨着銷售目標過高、廠家返利不合理等挑戰。

上半年,有近七成經銷商無法完成銷售目標。

調查結果顯示,2025年上半年,僅30.3%的經銷商完成銷售目標,目標完成率低於70%的經銷商佔比29.0%,目標完成率高於70%不足100%的經銷商佔比40.7%。分品牌組來看,豪華品牌目標完成率略好於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

經銷商返利方面,廠家對經銷商設置了多種返利形式,有基礎返利和模糊返利。模糊返利佔比過高,導致經銷商對實得返利很難精準計算。

調查顯示,廠家對經銷商的返利週期集中在2-3個月,部分實施季度考覈的廠家,返利週期超過3個月。同時,只有少數廠家是全額現金返利到經銷商賬戶。

重壓之下,2025年上半年,汽車經銷商對主機廠的滿意度再度下滑。調查結果顯示,汽車經銷商的總體滿意度得分爲64.7分,較2024年底得分大幅下降。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分析認爲,核心癥結集中在多重經營壓力的疊加:價格倒掛幅度加大,吞噬了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將經銷商拉入虧損的深淵。由於資金壓力加劇,經銷商對庫存的承受力減弱,只要庫存係數略高於警戒線,就會讓本就緊張的現金流雪上加霜。

另外,經銷商反映,廠家對基礎任務目標達成的獎勵縮水,付出與回報嚴重失衡,因此經銷商對主機廠的滿意度明顯下降。

展望2025年,經銷商對總體趨勢的判斷爲微增長或持平,但對於增長的判斷不及去年年底的預期。認爲全年銷量增長的經銷商佔比約爲49%,而認爲減少的經銷商佔比較2024年略有增加。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表示,「市場環境不佳的情況下,其實經銷商也在不斷探尋業務轉型方向,但在轉型過程中,依舊面臨衆多挑戰。例如『製造商建議零售價』的定價機制,無法適應現階段市場,帶來了價格倒掛問題。其中經銷商是被動的。這一問題需要政府幹預、行業協會推動,以及主機廠積極有效的措施,才能得以解決。」

根據官網,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是在民政部註冊登記的汽車流通行業國家級社團法人組織。它是由汽車(含二手車)銷售企業、汽車生產企業的銷售部門、汽車跨國公司在華機構、汽車拍賣企業、二手車鑑定評估、經紀公司、汽車配件、摩托車及配件銷售企業、汽車有形市場、汽車俱樂部、汽車裝飾美容及用品銷售服務企業、汽車租賃企業;地方汽車流通行業組織;相關科研、教學單位、社會團體;相關媒體、網站以及個人自願參加的全國性汽車服務貿易行業社團組織,總部設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