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縣盛橋鎮:城市精細化管理 打造家門口的“幸福河湖”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廬江縣盛橋鎮錨定幸福河湖建設目標,從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清潔美麗、推動河湖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保護傳承弘揚江河文化五個維度精準發力,統籌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持續擦亮“水清岸綠、河暢景美、人水和諧”的生態名片,爲全鎮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回溯往昔,盛橋河沿岸曾是另一番景象:“河上屋”“路邊店”密密麻麻,污水直排現象突出,不僅讓水污染態勢愈發嚴峻,水安全保障能力也大打折扣,嚴重影響着羣衆的生產生活質量,更成爲制約區域發展的“攔路虎”。
爲徹底扭轉這一局面,盛橋鎮打響了一場河湖治理的攻堅戰。全鎮組織力量對河道實施清淤疏浚,累計完成3.53 千米河道整治,清除淤泥垃圾達84768立方米;鋪設54公里管網,建成2處污水處理設施,從源頭上斬斷污染鏈條;依法清除84戶“河上屋”,釋放河岸空間1.18萬平方米,並投入5.88億元建設集鎮防洪工程。一系列紮實舉措下,盛橋河煥發新生:如今水質已穩定提升至Ⅲ類,部分河段更是達到Ⅱ類標準;沿岸植物種類日漸豐富,水生態系統重煥勃勃生機,白鷺、東方白鸛等稀有鳥類紛紛來此棲息;防洪能力也躍升至50年一遇標準,爲羣衆築起了堅實的安全屏障。
在守護好生態底色的同時,盛橋鎮積極推動生態資源優勢向產業發展動能轉化。鎮裡指導流域內3萬畝農田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綠色防控技術,在助力生態農業發展的同時,爲居民拓寬了增收渠道。在此基礎上,大力培育“瓜果花”“水生蔬菜”等特色產業,打造葡萄、黃桃、太空蓮、花香藕等種植基地30多個,總面積超2萬多畝。
不僅如此,盛橋鎮還巧妙串聯金城寺、馬尾河溼地等文旅資源,打造“谷隱漁歌”特色民宿,讓生態美景與人文底蘊相得益彰。立足羣衆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全鎮不斷完善惠民設施,建成彩虹跑道、休閒公園、公共文化空間、體育健身設施等,讓羣衆在家門口就能共享“盛橋新河”的生態紅利與發展成果。
從昔日的污染困擾到如今的生態蝶變,盛橋鎮以幸福河湖建設爲抓手,不僅實現了“一河清水”的生態願景,更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協同提升的發展之路。今年,盛橋鎮盛橋河已被評爲安徽省級幸福河湖,未來,盛橋鎮將持續深耕河湖治理與保護,讓每一條河、每一片湖都成爲承載民生幸福、驅動發展升級的活力源泉,書寫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