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西安演唱會售票系統故障,大麥平臺強制退票引消費者權益爭議

來源:AI火花秀

以下是關於大麥平臺退票問題的綜合分析,結合近期熱點事件及政策背景:

一、鹿晗西安演唱會退票爭議(2025年6月)

事件起因

大麥因技術配置錯誤,將原定6月29日19:07的普通售票通道錯誤開啓爲“優先購票通道”,導致普通用戶無法購票,部分優先權用戶被動消耗權益。

故障期間售出8128張票,大麥單方面宣佈強制退票並補償97折券和後續場次優先權,引發用戶不滿。

爭議焦點

強制退票合法性:用戶質疑平臺單方毀約違反《民法典》第491條(付款成功即合同成立),且未賠償機酒損失。

補償方案缺陷:補償的優先權加劇後續場次競爭,97折券無法彌補實際損失。

黃牛嫌疑:有證據顯示黃牛在故障前18:21提前收購優先權,疑平臺信息泄露。

二、大麥退票機制的系統性問題

退票規則不透明

隱蔽條款:退改規則常隱藏於詳情頁,用戶購票後才發現“不支持退票”或高額手續費(部分達50%)。

整單退票限制:多張票訂單需整單退,無法拆分退單張票(如楊千嬅演唱會案例)。

特殊場景退票難

身體原因:用戶出示醫療證明仍遭拒,需反覆提交材料且審覈流程冗長。

嘉賓退賽/演出變更:如馬龍退賽、演唱會嘉賓缺席,平臺以“非主辦方責任”拒絕退票。

政策監管與整改

2024年7月江蘇消保委約談:點名大麥等平臺退票政策不合理,要求整改高手續費(如蔡依林合肥站退票費50%)、"不可退票"霸王條款。

2024年8月整改進展:部分平臺承諾優化退票梯次,但貓眼等平臺無實質動作。

三、用戶維權建議

法律依據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6條,平臺不得以格式條款排除消費者權利;“不可退票”條款可能被認定無效。

因平臺失誤(如鹿晗事件)導致的損失,可主張賠償機酒等直接損失。

實操路徑

保留憑證:訂單記錄、溝通截圖、第三方損失證明(如機票訂單)。

多渠道投訴:

平臺客服(限時書面答覆);

12315熱線或全國12315平臺;

黑貓投訴等集體維權渠道。

四、行業反思與趨勢

技術漏洞頻發:鹿晗事件非孤例,暴露出票務系統高併發承載能力不足及應急機制缺失。

消費者權益優先:2024年文旅部要求演出票務設置合理退票標準,平臺需平衡商業利益與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