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中國經濟現疲態 政策推動需加力
21日美國20年國債招標中標利率比發行前水平高1.2個基點。雖然其他指標,如超額認購率(Bid-to-Cover)仍穩定,但拍賣後孳息曲線繼續轉陡,30年債息曾一度升至5.15%,貼近2023年的高位,而10年期約爲4.6%,低於今年一月的4.8%,漲幅較30年期的溫和。
22日稅改法案在衆議院驚險過關,加劇市場對美國財政赤字惡化的擔憂,長年期債息曾一度上升,但執筆之時漲幅已明顯收窄,10年期及30年期債息分別爲4.5%及5.0%。
由於聯準會量化緊縮計劃尚未完結,當地居民、機構及海外投資者持有美債的比率上升,此類投資者比聯儲局對債息(潛在回報)更敏感,債息也更容易受消息影響,債價/價息波幅偏高,從MOVE指數來看,債息期權引伸波幅在2022年緊縮政策後仍處於高位,投資於十年或以上的超長年期債券時,更要保持謹慎。
至於中國經濟,4月的數據已呈現轉弱跡象,內外需求均有所回調,宏觀政策預計將於7月中共政治局會議後啓動以對衝經濟下行壓力。
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年增4%,較第一季略降,4月單月增速進一步回落至3.8%。基建投資雖持續高增長,但增速於4月出現放緩,水利、公用事業投資增長趨緩,道路運輸投資仍衰退。製造業投資增長受國際關稅戰影響放慢,企業預期未見好轉,尤其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延續放緩態勢。
另外,房地產投資降幅擴大至10.3%,對整體投資拖累加深。部分由於房市現疲態,前四個月新房銷售面積年降幅擴大,一線城市二手房價重新下跌,存銷比偏高顯示庫存壓力依舊沉重。這是房市刺激政策效果漸弱所影響。
消費方面,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5.1%,較3月回落0.8個百分點。必需品消費多數回落,食品零售額逆勢增長至14%。可選消費品表現分化,金銀珠寶和化妝品銷售增速大幅提升,分別達25.3%和7.2%,但汽車零售額增速降至0.7%。房地產相關消費品如家電和傢俱零售仍保持高增長,分別達38.8%和26.9%,顯示二手房成交大增對相關消費形成支撐。
工業方面,4月工業增加值年增6.1%,較3月的7.7%明顯放緩。多數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增速回落,特別是能源和原材料產品。消費品產量普遍下滑,其中智慧手機產量年減6.4%,但工業機器人產量大增51.5%。整體工業增速仍高於GDP增長,但外需放緩影響逐漸顯現。
下半年隨着出口搶單效應可能加強,以及政策對內需託底力度加大,中國經濟總需求有望回升。中國人民銀行將持續實施降準降息,地方政府加速收儲庫存房,並加碼消費補貼(以舊換新、生育補貼等),推動服務消費。經濟下行風險增加,政策調整和刺激力度將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