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陸經濟數據失色 促消費政策轉向服務業
中國今周有衆多經濟數據公佈,惟結果與市場預期有落差。圖/Freepik
本週全球股市出現上升走勢,成熟市場整體升1.9%,其中美股升2.0%,歐洲與日本分別升1.4%與3.9%,日股再次展現強勢。新興市場整體上升0.9%,升幅落後成數市場,扭轉連續數週優於成熟市場的格局。新興亞洲表現相對較佳,但升幅也僅1.0%,整體市場呈現震盪居多,新興拉美較弱,因巴西回吐早前部分升幅。
美國方面,市場關注物價有否因關稅而上漲,並影響降息預期。美國7月CPI按年升幅維持2.7%,低於預期2.8%;核心CPI按年升幅由2.9%升至3.1%,高於預期的3.0%,主因服務價格如醫療、航空與保險費上升。核心商品通膨上揚,顯示關稅影響初步浮現,雖然住房通膨持續回落,不過目前仍在均衡區間3.2%~3.5%水準之上。整體而言,核心通膨可能會在第三季關稅轉嫁過程中上揚,第四季上揚幅度會放緩,加上住房通膨走低,有效壓抑通膨上漲壓力。
CPI總算有驚無險,不過PPI通膨則顯著上升。美國7月PPI按月升0.9%、按年升3.3%,均創逾三年新高,顯示通膨壓力上升。服務價格上升1.1%,佔整體升幅逾7成,受批發利潤率、投資組合管理費及旅館與航空票價推動;食品與耐用品價格上行,部分關稅成本已傳導至消費端。
對於降息預期,7月PPI與CPI皆呈上行趨勢,短期通膨壓力確有升溫跡象,尤其PPI大幅上揚,凸顯部分關稅成本已開始傳導至終端價格。核心服務通膨維持韌性,亦反映服務業需求未見明顯降溫。而第三季核心CPI通膨應會短暫走高,反映關稅衝擊,至第四季轉趨緩。目前市場預期聯準會9月降息一碼機率仍高達9成,惟降息幅度恐因服務通膨韌性與關稅不確定性而受限。
中國方面,雖然今周有衆多經濟數據公佈,惟結果與市場預期有落差。社會零售銷售、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及社融數據均遜於市場預期。
社會零售銷售方面,在5月份增長達到近年較高水平的6.4%後,連續兩個月增速回落至7月份的3.7%,當中商品由5月份的6.5%降至4%;餐飲收入則由5月份的5.9%,降至連續兩個月較低的水平,7月份約錄得1.1%的增長。在過去接近一年的補貼消費效應逐漸消退後,商品消費增長在未有新補貼適用範圍下,增速回軟仍難而避免。但值得留意的是,在過往補貼政策中,多屬於針對實物商品銷售的資金補貼,但近期在政策端上正逐漸對支持服務業領域的方向發展。在數據上,官方公佈首七個月的服務零售增長爲5.2%,高於商品零售的水平。整體上,促消費政策料將由實物消費逐漸傾向至服務式消費。
至於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增長回落情況則較爲嚴重,年初至今的增長大幅回落至1.6%,如剔除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固投增長則較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至5.3%。只有部分高技術產業的投資增速較快達雙位數增長。整體上,房地產銷售情況回軟,後續房地產開發投資料將持續拖累固投表現。
而工業增長值表現相對穩定,過去十二個月大部分時間維持於高於5%的穩定增長,高技術製造業持續提供較好支撐,但整體仍遜於市場預期。
社會融資方面,不論住戶貸款抑或企業貸款均遜於去年同期。其中可以留意到住戶的消費貸款比同期有所減弱,與社會零售數據表現一致,反映消費信心轉弱。但另一邊,市場流動性一直在改善,M1M2剪刀差負值持續收窄。顯示流動性壓力正減輕,消費和投資活動可能慢慢恢復,對市場和宏觀經濟是較爲積極的信號,在中央政策的推動下整體經濟情況有望漸趨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