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出口轉全球南方 重塑貿易秩序
標普全球(S&P Global)報告指出,北京正加速轉向「全球南方」開發中國家推進貿易投資,減少對美依賴,可能創造出新的全球貿易秩序。圖爲江蘇連雲港,貨輪準備裝載汽車出口。(新華社)
當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關稅風暴席捲全球之際,中國的出口與投資正在加速轉向「全球南方」,以減少對美依賴。標普全球(S&P Global)報告指出,從數據來看,中國目前對開發中國家的出口約達1.6兆(美元,下同),比對美國和西歐合計出口額高出逾5成。
《南華早報》報導,根據標普全球最新報告,中國正加速轉向全球南方,以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這可能創造出「新的全球貿易秩序」。
標普全球分析師19日指出,自2015年以來,中國對涵蓋大多數開發中國家的全球南方出口,足足成長1倍,尤其在美國總統川普第一個任期間爆發中美貿易戰後,增速更爲顯著。
報告稱,在過去五年,中國對全球南方的出口成長65%,增速是前一個五年期的3倍。相比之下,中國對美國和西歐的出口在過去10年僅分別成長28%和58%。中國目前對全球南方出口約1.6兆元,遠高於對美國與西歐合計的1兆元。
標普全球分析師認爲,在美國關稅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和中國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企業將持續向全球南方前進;其結果可能是出現一個新的全球商業秩序,即「南南貿易」(全球南方國家間的貿易往來)成爲新的重心,而中國跨國企業則躍升爲新的關鍵玩家。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也在加大對開發中地區的投資,特別是在製造業方面。對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東南亞4大貿易伙伴的資金流入在過去十年增加4倍,平均每年達88億元。
「這種多元化策略可能是應對關稅時代高度不確定性的少數可行方法之一。」該分析師認爲,這些投資很可能持續下去,不僅是爲了避免新關稅或獲取資源,更重要的是爲了開發終端市場、減少對美國銷售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