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93閱兵後民調變了!近6成支持交流避戰、僅4成信美軍會出兵

中國大陸日前舉辦九三閱兵,展現軍容。民主文教基金會今日公佈九三閱兵後,民衆對臺美關係、兩岸關係產生影響的看法之相關民調。據此民調,近5成受訪者認爲大陸軍力強大,過半受訪者認爲臺灣目前軍事實力無法對抗中國大陸,約6成受訪者認爲臺灣應與大陸交流避戰。(民主基金會提供/陳薏雲臺北傳真)

中國大陸日前舉辦九三閱兵,展現軍容。民主文教基金會今日公佈九三閱兵後,民衆對臺美關係、兩岸關係產生影響的看法之相關民調。據此民調,近5成受訪者認爲大陸軍力強大,過半受訪者認爲臺灣目前軍事實力無法對抗中國大陸,約6成受訪者認爲臺灣應與大陸交流避戰。談到美方援助,僅4成民衆認爲美方願意出兵協防颱灣。

根據調查,針對是否知道大陸閱兵、是否有看大陸閱兵影片等,52%受訪者不知道閱兵這件事。 72%受訪者認爲這次閱兵的目的是「對外展現中國強大國力軍力」。

對於中國大陸的閱兵活動,對臺灣來說,是「很大的威脅」還是「無所謂不受影響」,20.6%認爲很大的威脅,57.9%認爲無所謂不受影響,21.5%未表態。

對於是否同意有人認爲「臺灣目前的軍事實力,絕對沒辦法對抗中國大陸」,25.2%非常同意,27.7%還算同意,19.6%不太同意,11.1%非常不同意,16.4%未表態。

對於是否同意有人認爲「中國已經有足夠實力,讓美國愈來愈難干預兩岸事務」 ,15.2%非常同意,24.9%還算同意,26.1%不太同意,16.6%非常不同意,17.2%未表態。

對於以目前中國大陸的軍事實力,如果臺海發生戰爭,認爲美國有沒有能力出兵協防颱灣,60.3%認爲有能力,21.5%認爲沒能力,18.2%未表態。

對於如果臺海發生戰爭,認爲美國願不願意出兵協防颱灣,42.1%認爲願意,35.4%認爲不願意,22.5%未表態。

關於兩岸關係,認爲臺灣應該「購買更多武器、增長服兵役時間、積極備戰」還是「開放交流、讓兩岸關係回正常化,避免戰爭」,27.7%備戰保臺,59.9%交流避戰,12.3%未表態。

關於以目前的兩岸關係,認爲臺灣可能面臨的未來是「統一的壓力愈大」還是「臺獨的機會愈高」,38.1%認爲統一,29.6%認爲臺獨,7.4%認爲「維持現狀/都可能/都不可能」,24.9%未表態。

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桂宏誠指出,本次民調揭示三大趨勢:其一,「能力與意願分離」,民衆普遍相信美國有能力,但不確定其是否願意出兵;其二,「威脅與感受矛盾」,多數民衆承認臺灣軍力不足,卻同時選擇心理上「不受影響」;其三,「政策路線轉向」,將近六成支持「交流避戰」,反映社會對和平的強烈需求。這些結果反映臺灣社會正處在「認知現實」與「情感安慰」的交錯階段,政府在制定兩岸政策時,應正視多數民意的「降溫、減風險、擴交流」趨勢,以務實穩健的方式迴應社會對和平與安全的期待。

前立法委員李勝峰以「三張通知單」形容閱兵訊號:對美國是「別來」、對日本是「臺灣有事不干你的事」、對臺灣則是「賣你武器的老大都不來了,你買二手貨幹嘛」。

針對與美國關係來看,李勝峰指出,美國是否有意願出兵協防,從交叉分析看藍綠沒有政黨差別,但他認爲,綠營是以美國願意出兵作爲其臺獨推動的基石,藍營則是以此作爲心裡逃避的避風港。從年齡來看,50-59歲及的60-69歲的人,認爲美國不願意的出兵的比例遠高於願意,顯示越成熟的人在問題的選擇越理性。

政治大學陳麒安教授則分析,當多數民衆皆期待兩岸關係獲得改善之際,政府應該採取哪些政策調整與迴應?民進黨政府是否認爲在拒絕「九二共識」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進行兩岸政治性或事務性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