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閱兵後…陸鋼市恐承壓

大陸因應閱兵期間北京的空氣品質,官方以「紅頭書」等正式文件要求製造業限產,其中排碳量大的鋼廠就是首要目標。

其次,大陸宣佈多項大型基建項目,提高用鋼量及市場信心,更利用官媒呼籲企業「反內卷」,並以查稅方式杜絕買單出口。

上述積極作爲激勵下,大陸鋼價也於7月起漲,漲勢並外溢到其他國家,包括越南、臺灣鋼廠紛紛提價,帶動亞洲近期一段鋼市榮景。

然而在3日閱兵開始前,大陸的鋼價卻開始由漲轉跌,市場人士認爲原因就是「利多出盡」。

專家表示,這波鋼價上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供給減少,讓大陸內需去化獲得喘息的空間,但閱兵結束後鋼廠的限產也將告一段落,屆時恐怕又會恢復到產能過剩的狀態,鋼價就難以提升。

業者提醒,大陸還有新的鋼廠出現,若新鋼廠產能利用率以80%計,即便限產延續整體產量仍會更高,但內需市場需求未同步提升,尤其用量最大的房地產行業仍低迷,這些都將使得大陸鋼市承壓,進而影響鋼價。

近期大陸鋼價由漲轉跌,包括期貨、現貨價格均下修,小鋼胚價格也呈現震盪走勢,熱軋外銷離岸價的報價已來到每噸465美元,恐拖累東南亞鋼廠即將開出的10月熱軋價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