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美艦 陸93閱兵要秀鷹擊反艦系列新飛彈
網上流傳的中方「鷹擊」-19新飛彈。 (微博)
中方9月3日即將爲抗戰勝利80週年舉行盛大閱兵,除了各式新戰機與新軍備外,料將正式展示4款專爲擊沉敵艦設計的新型飛彈,而這是北京致力挑戰美國海軍主導地位努力的一部分。
《新聞週刊》報導,中國正快速進行軍事建設與現代化,已打造出龐大的長程飛彈庫,能打擊西太平洋各地的美軍及基地。而飛彈是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的核心,以阻止或限制敵方進入,還有在特定區域行動,好因應美國可能可能干預臺灣或南海衝突。
中方大閱兵第二次「全面彩排」於當地週六晚至週日凌晨進行,約有4萬人參與。社羣媒體上瘋傳的照片顯示,彩排中出現了由車輛運載的「鷹擊」-15、「鷹擊」-17、「鷹擊」-19及「鷹擊」-20新型飛彈。這些飛彈可從艦艇或軍機上發射。
長期觀察中國軍事發展的專家喬瑞克(Rick Joe)說,「鷹擊」-15可能是超音速飛彈,飛行速度超過音速(時速約1235公里)。而「鷹擊」-17與「鷹擊」-19則可能是高超音速飛彈,能以超過音速5倍的速度飛行,並在飛行中機動,而難以被攔截。此外,他認爲,「鷹擊」-20可能是一款高機動性空氣動力彈道飛彈。美國國防情報局資料顯示,這類高超音速飛彈可從不同平臺發射,結合空氣動力機動與彈道提升階段以擴展射程。
另一方面,澳洲海軍分析家駱克(Alex Luck)指出,這些飛彈除了擊沉艦艇的角色外,可能同時具備反艦與攻陸的雙重性能。他說,中國已在如飛彈艇、護衛艦等小型艦艇,以及較新型的大型驅逐艦上部署各式反艦飛彈,因此發展後繼設計,以取代老舊武器是有道理的。
此外,駱克說,開發不同類型的飛彈能加強中國對敵艦的威脅態勢,透過壓倒性並複雜化的反飛彈防禦系統,使所謂的「漏網之魚」飛彈得以突破防線,並打擊如航母等目標。
另一方面,一位因事涉敏感,而不願具名的中國軍事觀察家說,這些新飛彈反映了北京對美國防禦力的看法,顯示它已放棄依賴匿蹤技術進行突防。這位觀察家指出,美國海軍的軍艦配備了先進的防空感測器,能探測慢速飛行的匿蹤飛彈,並加以攔截。相形之下,中方更青睞超音速與高超音速飛彈,用以突破美國艦載防禦系統,因爲這些飛彈即便被探測到,也難以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