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運輸船國家隊隱然成形 陽明、裕民與臺航都表達高度意願
▲LNG運輸船彎靠我國港口作業狀況。(圖/中油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交通部在2022年初宣佈計劃將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的運送,納入國貨國運範圍輪執行項目,並交由航港局規劃辦理中。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上週五(5日)表示,公司已經在研擬相關投資計劃;臺灣航業董事長劉文慶表示共同參與穩定能源運輸,義不容辭;裕民航運總經理王書吉則指出,公司多年前就已建議LNG運輸應該採取國貨國運政策。
航港局局長葉協隆曾經表示,一旦政策確定,歡迎國輪業者參與投資,組成國家隊。業界分析,現在陽明公開表態,應該是時機成熟,估計中國航運、新興航運等有投資油輪運輸的船公司,應該都有意願參與。
航港局規劃修正《政府機關及公營事業機構進口物資器材海運運送作業辦法》,將液化天然氣運送納入國輪適用項目,待與經濟部協調確認後公告實施。航港局並希望中油與臺電都能參與投資。
根據政府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天然氣發電佔比將達50%,2024年中油進口2113萬公噸天然氣,稍早曾推估2025年天然氣發電佔比將達52%,約需進口2500萬噸天然氣。
目前我國進口天然氣主要由日本船公司提運務,中油在2008年投資尼米克船東控股公司(NiMiC Ship Holding Co.)及尼米克管理公司各45%股份,其中控股公司由臺灣中油與日商日本郵船公司及三井物產公司合資設立,建造臺達一至四號LNG船,負責承運中油購自卡達的長約天然氣。
國內海運業界認爲,重要物資不能仰賴外輪運送,臺海情勢緊張時,外輪很可能都不願意航行臺海,考量國防安全,石油、LNG、煤炭等戰略物資,一定要有一定比例的國輪船隊提供運務,臺灣名列全球第六大LNG進口國,建立國籍LNG船隊尤其重要。
裕民航運在今年年初攜手日商川崎汽船跨足LNG運輸船市場,砸2.7億美元訂造首艘17.4萬立方公尺的LNG運輸船,並取得亞洲某客戶十年長約,預計2026年投入跨太平洋區域營運。
根據2022年年初克拉森統計,載重9.6萬噸,17.4萬立方米的LNG運輸船,每艘造價在2.1到2.18億美元之間,目前最新造價已達2.8億美元,多數在韓國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