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運輸安全承運方案已完成 國輪公司才能參與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研擬的「確保液化天然氣運輸安全承運方案」,兩年多來經多方研議,在今年5月底提送經濟部、中油與臺電公司,臺電已回覆沒有意見,目前還在等待中油回覆;航港局高階指出,根據該方案,我國進口LNG將實施國貨國運辦法,必須是國輪公司才能參與運務,由於牽涉到氣源開發採購、船隻購建與船員培訓等,非短期內能實現。

這個方案早在2022年1月航港局對外宣佈前就已啓動,但因中油、臺電先前採購的都是已簽署包括運輸條件在內的長約,多數都是由賣方安排船隻的C&F採購案,需要等候合約到期重議,或是有新的採購案,才能爭取由我方派船。

據透露,中油原來是有向俄羅斯採購LNG計劃,也規劃爭取由我方派船,未料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全案擱置。一般LNG採購,都是簽約後賣方纔啓動氣源開採,我方會有一段時間備船,國輪業者與中油、臺電可以設合資公司,購買現成船與訂造新船。LNG運輸船船價非常高,船公司都是到合約纔會下單建造的。

另我國目前缺乏LNG船專業船員,航港局也規畫給業者約3年的時間培訓本國船員,營運初期允許先僱用外籍船員。

航港局高階指出,曾經邀請國輪公司瞭解各家參與LNG運輸意願,有些公司表示自己船隻都是採取長期出租策略,不打算自己操作經營,另外有些公司近幾年未補進國輪,船隻都懸掛外旗,已經不具備參與條件。

像中國航運,新興航運都已經沒有國輪,也沒準備補進國輪,取得參與資格,目前確定有意願的就是陽明海運、裕民航運與臺灣航業。

業界透露,在2010年7月,中油、裕民與中航合資設立的環能海運,股權比例分別爲中油48%、裕民26%、中航26%,原計劃訂造6艘超大型油輪(VLCC),後因船運市場運價波動很大,三方花了較多時間觀察,持股比例也調整爲中油48%、裕民40%、中航12%。

環能初期僅以1艘3382噸的化學油輪經營兩岸運輸,遲至2013年才下單造船,初期也僅訂造兩艘VLCC,後追加1艘,2016年7月首艘「環能一號」交船,目前共經營4艘船,因爲中油態度保守,加上預算需經層層核可,公司營運雖有獲利,但船隊遲遲未再做擴充,發展龜速,卻很快就要開始面對船隊汰舊換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