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孝五:體育項目的自我造血、創造就業是成功關鍵|十五運大家談
南方財經記者朱治宣 實習生龍姝君 王碩
7月9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羣衆比賽足球項目五人制男子老將組決賽中,廣東隊在先失一球后連進4球,以4:1的成績擊敗中國香港隊奪冠。至此,廣東包攬了十五運會五人制足球男子甲組、乙組、老將組全部金牌,展現出強勁實力。
這一成績背後,是廣東五人足球深厚的羣衆根基。近日,南方財經記者專訪了廣東省五人足球協會會長、廣州青商會黨支部書記劉孝五,他認爲全運會的價值不僅在於賽事本身,更在於推動體育項目在賽後實現制度化、常態化、等級化發展。
南方財經:廣東隊在本屆全運會五人足球項目中斬獲佳績,這對廣東五人足球項目的發展具有什麼意義?
劉孝五:廣東隊的全運佳績爲五人足球普及注入強勁動力。此次參賽的廣東隊以東道主梅州隊爲主,是羣衆運動開展紮實的球隊。羣衆足球五人男子甲組、乙組冠軍已收入囊中,如今老將組也成功奪冠,實現大滿貫,這讓從事五人足球領域的我們倍感振奮。賽事的宣傳報道和網絡傳播力度很大,藉助全運會的平臺,五人足球的關注度顯著提升,對項目普及的帶動作用顯著,意義重大。
南方財經:從行業發展視角看,全運會對五人足球項目的推廣與提升有何推動作用?
劉孝五:全運會對五人足球的促進作用是肯定的。上屆西安全運會,五人足球首次被納入羣衆競賽項目,本屆全運會因廣東作爲五人足球賽事的東道主,項目設置更爲豐富,涵蓋三男兩女五個組別。
五人足球在廣東的普及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其中男子項目普及程度較高。廣東隊此次包攬了男子組三枚金牌,充分體現了體育賽事普及與競技水平提高的相互作用,二者相輔相成。全運會的價值不僅在於賽事本身,更在於推動項目在賽後實現制度化、常態化、等級化發展。若能借此培育出適合羣衆參與的品牌賽事,全運會便發揮了關鍵價值,這也是當前中國體育領域亟需突破的方向。
南方財經:當前中國體育發展理念正在發生轉變,包括全運會也加入了羣衆賽事,你如何看待這一演變趨勢?
劉孝五:從第十三屆全運會將羣衆賽事作爲全運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看出,全運會提倡的理念正逐步轉變,從過去對標奧運項目爲主,轉向同樣注重羣衆體育。
全運會的“全”字,核心內涵在於全民參與、全民健身,深刻理解這一點,全運會才能保持長久生命力。
廣東在競技體育和羣衆體育兩方面的綜合發展水平,在全國來說處於領先地位。發展體育運動的根本目的是強身健體,廣東的體育氛圍非常好。省內大小足球場每晚6點至10點場場爆滿,場地預訂一位難求。高頻次的實戰鍛鍊不僅增強了羣衆體質,也爲競技水平提升奠定了基礎。此次廣東老將隊戰勝以原“國腳”爲主的湖北隊,其中體能優勢是關鍵,這正是長期堅持鍛鍊的成果。廣東的全民健身工作成效顯著,未來仍有提升空間。
南方財經:在體育產業化背景下,社會力量辦賽應遵循什麼發展路徑?足球項目的理想發展模式該如何構建?
劉孝五:社會力量辦賽的發展路徑,應順應足球項目的發展規律,從基礎普及逐步向產業成熟推進。
從當前實踐來看,“村超”“蘇超”這類賽事,將原體育行政部門辦賽轉變爲多個政府部門共同推進,雖然是社會辦賽的初級階段,但核心作用在於普及體育項目。
當普及達到一定規模,社會辦賽需進入以民辦爲主、“民辦官助”的階段。此時應引入社會資本,將成熟的賽事IP交由專業投資人運營,重點培育民辦賽事的自主發展能力,政府則做好支持與引導,爲賽事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廣東已進入這一階段,以“粵超”聯賽爲例,該賽事歷經15年發展,已成功舉辦13屆,獲得了廣東省體育局、廣東省足協的認可與支持,在全國具有先行意義。
我認爲,足球的理想發展模式應借鑑歐洲五大聯賽的產業化經驗,形成低碳環保、能創造就業、帶動相關產業協同發展的綠色體育產業,實現自我造血。這纔是足球項目可持續發展的長遠方向。
判斷體育項目發展是否成功的關鍵,便是能否實現自我造血、創造就業、帶動全民健身,真正服務於社會發展。隨着居民恩格爾係數下降,羣衆對體育鍛煉的需求日益增長,這爲體育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