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000公里!山東企業花式助力十五運,從傳統制造跨界體育新場景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譚硯文 魏彤 廣州報道
從齊魯到嶺南,跨越近2000公里,多家山東企業正通過第十五屆全運會與廣東緊密相連。
5月1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第三期在廣州開幕,來自山東的絲綢、陶瓷等傳統工藝品企業,吸引了全球採購商的關注。而在不到200天后,在粵港澳三地共同舉辦的第十五屆全運會上,這些來自山東的傳統制造企業或許將再次展現中國製造的匠心與創新。
在廣交會展館內,淄博大染坊藝術品有限公司的展位上,色彩繽紛的絲綢產品格外引人注目。作爲有百年曆史的絲綢企業,該公司是國內繭絲綢生產企業中唯一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全國紡織行業工業設計中心研發平臺的企業,不僅爲國內的家紡品牌提供高端絲綢牀品和麪料,其生產的絲綢產品還銷往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
“廣交會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對外的窗口,爲我們傳統企業能夠走向海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淄博大染坊藝術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在本屆廣交會上,多位來自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的採購商有意向購買公司的絲綢產品。
這家來自山東的絲綢企業與廣東的緣分還將延續到第十五屆全運會,企業計劃爲十五運會定製服裝及文創產品。上述負責人表示,絲綢具有很好的透氣性和吸溼性,可以用於武術、太極等運動項目的服飾。同時,企業正在開發融入粵港澳文化元素的絲綢禮品,如絲巾、香囊等,作爲賽事的文創周邊。
“粵港澳大灣區是對外開放的窗口,希望藉助十五運會這個契機,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瞭解絲綢,也讓更多傳統企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上述負責人說。
在展館的另一邊,淄博兆海輕工製品有限公司的展位上陳列着各種顏色的酒杯、花瓶等玻璃用品。據瞭解,該公司成立於1994年,擁有30餘年的玻璃器皿生產經驗。當前,公司正在積極與十五運會尋求合作。
“淄博盛產琉璃,琉璃本身有非常豐富多彩的顏色,可以設計出很多樣式的產品。”淄博兆海輕工製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可以將公司產品與十五運會元素進行結合,設計賽事獎盃和文創產品、紀念品等,讓觀衆和遊客收藏。
“我們堅持‘體育+文化’的發展路線,希望乘着十五運會的東風,把山東特色的產品和文化推向全國,讓更多人瞭解當地的文化風俗。”上述負責人說。
在山東淄博,陶瓷燒製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有“當代國窯”之稱的山東淄博泰山瓷業有限公司是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傳承保護單位,以魯青瓷、水晶骨瓷、水晶玉瓷等產品聞名於業界。企業自1998年成立至今,其產品多次被選爲國家禮品用瓷、人民大會堂用瓷等。
泰山瓷業與體育賽事已是“老朋友”,曾爲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等大型賽事提供瓷器禮品和餐具。如今,企業又將目光投向十五運會。
“第十五屆全運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多方位展示中國的各類優質產品,幫助中國企業擴大品牌。”山東淄博泰山瓷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盧德國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正在打造高端瓷器,設計融合大灣區文化特色和十五運會元素的陶瓷產品,希望讓運動員能用上更精緻的餐具,爲全運會提供更好的服務。
這兩家企業的規劃並非偶然,當前,還有多家山東企業正在尋求與十五運會的合作,例如主營玻璃製品的淄博市淄川振華玻璃製品有限公司,以及主營陶瓷製品的淄博漢佩家居製品有限公司等。
當傳統工藝遇上體育賽事,這場跨越地域與行業的合作,不僅爲十五運會增添了文化厚度,也爲山東企業打開了創新發展的新思路,不論是絲綢運動服還是融入大灣區元素的陶瓷製品,這些承載着中國文化基因的產品,都將在全運會舞臺上講述中國製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