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援藏助力昂仁實現新跨越
6月26日,由淄博援藏工作組招引的日喀則市新能源一體化項目首期工程在昂仁縣卡嘎鎮開工建設。
項目總投資5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10萬千瓦光熱+10萬千瓦光伏+80萬千瓦風電,在日喀則市3個縣實施。其中,昂仁縣建設裝機容量10萬千瓦光熱+10萬千瓦光伏項目,計劃投資24億元。項目建成投產後,將成爲全縣的核心支柱產業。
發展產業始終是淄博援藏工作的發力重點。新能源一體化項目就是淄博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組“走出去”招商取得的最新豐碩成果。
長期以來,昂仁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存在諸多瓶頸和挑戰:產業結構單一,主要依賴傳統農牧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相對較弱……
3年來,淄博援藏工作組立足昂仁實際,科學規劃設計援藏項目,在培育市場、扶持支柱產業發展等方面,不斷加大項目資金投入力度和招商引資力度,持續爲昂仁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4年7月24日,昂仁縣桑桑鎮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桑桑犛牛肉”,作爲日喀則市首款犛牛肉產品,在央視新聞“雪域高原 寶藏多多”直播中首發,推介5分鐘便售出1000餘份。
助推“桑桑犛牛”品牌做大做強,是淄博援藏工作組堅持造血賦能、強化產業援藏的又一重要成果。
一直以來,昂仁縣的“桑桑犛牛”名聲在外,但一直沒有拿得出成熟的產品,不能在市面上銷售。在歷批淄博援藏工作組的助力下,當地通過引進種牛、成立公司、建立人工種草基地,最終打造出了符合生產標準、有一定知名度的“桑桑犛牛”系列產品。工作組還推動“桑桑犛牛”、燕麥等通過有機產品認證,助力申報“桑桑犛牛”“桑桑犛牛肉”“桑桑酥油”“桑桑奶渣”4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在此基礎上,援藏工作組助力昂仁通過註冊專業運營公司、設立展廳、網絡營銷等途徑,推進原料集中採購、研製統一配方、組織標準生產、統籌運營管理、線上線下聯動銷售,持續提升“桑桑犛牛”的品牌影響力。
淄博援藏幹部人才的到來,不但爲昂仁縣帶來了一個個新的產業項目,更帶來了新理念、新技術。
6月8日上午,秋窩鄉康薩村香菇基地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伴隨着菌棒生產車間的機器轟鳴聲,經過上料、攪拌、裝袋等一系列工序,首批菌棒順利產出並轉入養菌車間進行精心培育,基地菌棒試生產獲得圓滿成功。
基地負責人、昂仁縣順意蔬菜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小華說,目前基地大棚內有4萬個菌棒,一年可以種3茬、共12萬個菌棒,一個菌棒可產2公斤菌菇。“過去只能從四川或拉薩採購菌棒,運輸損耗大、成本高。現在我們昂仁縣就能生產菌棒,不僅能給本地供應菌棒,還可以輻射周邊縣鄉。一年下來,基地單是菌棒成本就可節省近20萬元。”
在基地一個平菇大棚內,20歲的藏族姑娘扎西央珍和同伴倉決吉巴此時正熟練地採摘着一朵朵鮮嫩肥碩的平菇。
“以前在家務農沒有固定收入,現在在基地每月能掙3600元,還能照顧家人。”說起收入,扎西央珍的笑容像格桑花一樣燦爛。
淄博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組成員、昂仁縣農牧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趙黎明介紹,經過援藏工作組牽線搭橋,從規劃到投產,香菇大棚項目全程得到淄博藍泰農業的技術支持,企業先後安排4批專家團隊進藏指導,他們將淄博成熟的蘑菇種植技術與高原環境深度適配,最終將蘑菇種植產業帶到昂仁縣。
如今,康薩村香菇基地已成爲日喀則市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的香菇生產基地,不僅填補了當地高附加值農業的空白,爲當地村民解決了就業問題,還讓“高原菇”成爲昂仁縣的金色名片。
記者瞭解到,淄博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組在抓好產業培育的同時,將招商引資工作重點錨定昂仁特色優勢資源與長遠發展需求,以開放合作的姿態搭建起雪域高原與外界聯通的橋樑。2022年、2023年,工作組連續超額完成縣委、縣政府安排的招商引資任務,2024年完成招商引資額是2023年的10倍,預計2025年完成招商引資的任務在上年的基礎上還要再翻一番。
謀長久之策,行固本之舉。3年來,工作組先後推動淄博智洋創新數字技術研創中心在日喀則落地運營;依託“桑桑賽馬節”,促成淄博、昂仁兩地經貿文旅企業洽談,組織淄博市14家文旅企業到昂仁對接文創和旅遊項目;實施倉儲冷鏈物流、鐵爐加工標準廠房、農副產品加工中心等產業項目,推動特色手工業、青稞深加工等專業合作社發展;打造淄昂雙創中心,優化昂仁縣創新創業環境;全面升級改造昂仁淄博賓館,助推昂仁服務業向高品質升級發展……
一個個援藏項目的成功落地,正在悄然改變着雪域高原上的昂仁。
如今的昂仁,產業發展的號角嘹亮,民生改善的畫卷徐徐鋪展,一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新昂仁正破繭而出,在淄博援藏力量的託舉下邁向振興之路。
魯網淄博新聞熱線:0533-3811076
責任編輯:劉宗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