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祥專欄-無懼美政府關門 科技股領跑攻高

但樂觀氛圍之外,仍需留意美國最新經濟及就業數據,以及10月1日啓動的聯邦政府關門事件─儘管後者對股市的直接衝擊有限,市場已視之爲「政治噪音」。

國際層面上,美國政府關門於10月1日正式上演,這是2019年以來首次停擺,逾75萬聯邦員工無薪休假。政府關門恐造成經濟損失,據白宮估計影響損失約每週150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也估計,每關門一週,美國GDP年增率就會被拉低約0.2個百分點。

然而,對股市實質影響不大,根據歷史數據顯示,過去四次關門期間S&P 500指數均呈現上漲。投資人已將此視爲常態政治事件,而非經濟危機。

美國10月1日公佈有小非農之稱的ADP就業報告,9月民間就業減少3.2萬人,降幅創下兩年半以來新低,遠低於市場預期的增加5.1萬人,連續兩個月負成長。

原定10月3日將公佈9月非農就業數據,但因爲美國政府關門,恐將延後數據發佈,若以目前的就業數據來看,就業市場的降溫將支撐10月的降息預期。

儘管美國風波頻傳,臺股上週動能依舊充沛,半導體與AI是最大推手。10月3日盤中臺積電創下1,400元新天價,領漲大盤指數,市值攀高至36.3兆元,3奈米制程將持續驅動整體成長動能,預計2026年擴至2奈米,後市持續看好。

其他電子股也多有亮點,聯發科5G晶片訂單滿載,鴻海伺服器業務受惠星際之門計劃,帶來更大的獲利空間;電動車與綠能板塊也漸露鋒芒,受益特斯拉擴產,臺達電電源模組訂單大增,電動車相關主題ETF成爲投資人的熱門選擇。

國家發展委員會9月26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臺灣8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回升至30分,較上月增加1分,燈號續呈綠燈,已連續四個月維持穩定擴張態勢。這反映出景氣環境依然穩健,雖然傳產內需偏弱,但AI創造龐大的外需,臺灣科技產業將持續推動整體經濟動能。

投資建議上,建議「科技主導,分散風險」,可加碼科技、電動車等股價動能強勢題材,再搭配大盤型ETF投資產品做穩健的配置,大盤型ETF適合定時定額,有紀律的分攤投資成本,長期來看無懼進場高低點,創造投資的微笑曲線。投資如行舟,在穩定前行的路上,適時抓住科技紅利,就可能展現增益效果。

展望10月,臺股動能將延燒,美國就業疲軟強化降息預期,全球資金有望涌入亞洲,且降息有利科技類風險資產的表現,投資人在留意風險的同時可積極參與市場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