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祥專欄-美降息幾成定局 股市多頭蓄勢上攻

在此背景下,聯準會9月降息近在眼前。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截至9月4日,市場預期Fed在9月會議降息1碼的機率約99%,年底前再降息1碼的機率接近100%,此外,明年也有相當高機率降息3至4碼。

降息行情將利多美債與美股。美債收益率已開始下滑,截至9月4日,10年期公債收益率回落至4.15%附近,創4月6日以來的新低,預期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債市。美股方面,標普500指數9月4日收盤價再度創下歷史新高,投資者可預期,降息將降低企業借貸成本,刺激股市上行,但需警惕若就業數據持續惡化及AI需求放緩,可能引發短期波動。

陸股資金加速入場,科技帶動大盤上攻。轉向亞洲,中國大陸股市自對等關稅發佈(4/7)後表現亮眼。上證指數8/26創下近十年新高,深圳成指7、8月份共上漲21.32%,主要受基本面止穩、資金涌入股市及投資者情緒升溫影響。中國大陸8月製造業PMI小幅上升至49.4%,雖然處在收縮區間,但AI需求仍保持強勁,相關公司營收高速成長,帶動股市投資情緒上升,多頭格局加速。

中國大陸政府持續推動加速AI發展,AI政策包括國家戰略、人才培育與計算資源補貼,將加速產業進程。儘管中美貿易維持緊縮格局,美國對中國AI晶片實行出口管制,但中國AI需求轉向國產替代,加速本土科技企業AI技術投入及發展。不過,短期中國大陸股市快速上漲需注意漲多風險,長期來看,AI需求仍是股市多頭主線,預期多頭行情將延續。9月以來,陸港股出現小幅回檔,可以積極關注入場時點。

臺灣經濟「外熱內冷」,9月臺股有望上攻。臺灣方面,7月景氣燈號維持綠燈,顯示經濟穩健,但細看數據,呈現明顯「外熱內冷」格局。根據臺經院7月總經數據,電子產業訂單與出口持續高成長,主要受惠AI與電資通訊需求,預測上半年實質GDP年增率約5.4%,展望下半年,隨着提前拉貨效應逐漸消退,外需動能預期將較原先估計趨緩,但下半年實質GDP年增率預估僅0.81%,全年成長率約3.02%。

臺股加權指數8月29日創下歷史新高,最高點達24,570點;8月份科技股如臺積電帶頭衝鋒,受益全球AI需求,9月份臺股有機會繼續上攻,但投資者應注意波動率可能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