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盤採油廠將12個主力區塊轉化爲效益增長極

在油藏經營改革的深水區,勝利油田臨盤採油廠以“五到區塊2.0”管理模式掀起效益革命。它們通過構建“目標穿透式管理+價值動態化考評”新體系,成功將12個主力區塊轉化爲效益增長極,一季度全廠階段綜合遞減較計劃值低0.39個百分點,老油田煥發出“逆生長”活力。

聚焦集約高效開發,臨盤採油廠創新推出“五到區塊”智理手冊,建立“決策-執行-反饋”價值循環鏈,通過地質工程一體化作戰室,將油藏特徵圖譜、開發矛盾矩陣與經濟效益模型深度耦合,形成“一區塊一智庫”的定製化開發方案。同時,配套“周戰報+月會診+季特訓”決策機制,區塊項目組實施全要素動態優化,成功破解注採敏感難題。

“把老井照顧好,不亞於高效措施帶來的增量。”常佳是2025年新聘任的“本土”區塊長,負責管理採油管理五區商二區塊。她深知基礎管理的重要性,面對區塊平面縱向非均質性強、注採井距小、注水敏感等制約經營良性運行的深層次矛盾問題,帶領項目組常態化抓實層系井網梳理。

通過調層間、控平面、擴波及實施精細化流線流場調整,商二區塊在管理區風險預警、一體化注水專班的支持下,強化注水效益化管理,確保每一方水都可以產生效益,探索出了複雜小斷塊的效益管理新途徑。通過輪換週期注水,該區塊4口“沉睡井”煥發新生,日增油量突破10噸。

爲推動“五到區塊”管理向基層延伸,臨盤採油廠將區塊長管理與考覈全部歸屬至管理區,增加管理區自主權,強化區塊長主人翁意識和效益意識,運行方式更加貼近一線。同時將基層班站管理人員吸納爲項目組成員,讓地質工藝地面一體化融合的項目組更加貼近基層、深入基層,真正實現與管理區上下聯動、形成合力。

3月17日,盤一區區塊長郭琪帶領區塊成員,與管理區開發主管師康雲、技術室經理張有強一同討論盤2-20單元油井扶停計劃,保障老井產量及時恢復。

郭琪來自地質研究所,今年是她擔任採油管理七區盤一區區塊長的第二年。較去年不同的是,她今年進駐管理區工作,更加深切感受到新的運行模式帶來的便利。

盤一塊作爲臨盤極複雜斷塊的典型區塊,構造複雜,井網完善難度大,郭琪則發揮地質研究特長,藉助與項目組成員集中辦公優勢,注採調整方案“朝提夕定”,地面配套改造“即審即施”。一季度,該區塊實施注採調整工作量60餘井次,階段自然遞減率控制在0.5%以下,與去年同比降低1.5個百分點。

考覈體系更加靈活多變,助力油藏經營管理水平提升。臨盤採油廠將考覈方式由原來的階段累計效益考覈,轉變爲遠近結合的月度定額激勵和超額紅包激勵的考覈方式。考覈指標在原來實行績效工資與經營效益、高質量發展指標“雙掛鉤”考覈的基礎上,增加了階段工作量指標考覈,充分激發全員價值創造能動性,鼓勵各項目組目標同向“跳起來摘桃子”。

在這場“向區塊要效益”的攻堅戰中,臨盤採油廠以“每個區塊都是利潤中心”的顛覆性思維,重塑老油田開發邏輯。商二區塊建立了“管理區-項目組-項目組成員”的考覈機制,按月細化分解指標任務,管理區對區塊盈虧、決策質量進行打分,按照產量運行情況和實際經濟效益指標對採油廠下發的績效進行考覈;項目組根據項目成員的實際貢獻和單元管理指標再進行二次考覈,針對主要創效工作進行“賦值加分”,突出“定位”與“效益”,既考特色強項,又考短板弱項,一幅“區塊激活全局”的增效圖景正在百里油區生動鋪展。(大衆新聞記者 顧鬆 通訊員 孫志惠 李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