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超大型攬貨公司看20%關稅影響很大 建議先加速臺幣貶值
▲攬貨業會持續加強東南亞市場並擴大進口業務。。(圖/紐澤西港務局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在亞洲-美國航線攬貨量排名全球5名與10名以內的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指出,臺灣20%的關稅,較日、韓高出5%,對任何一個產業影響都很大,政府雖說還在爭取降低,眼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臺幣加速貶值。對海運業與攬貨業來說,因爲跟着貨主走,受到關稅的影響不大,未來會持續加強東南亞市場並擴大進口業務。
A公司指出,現在就看政府能否爭取到與日、韓相當的15%稅率,否則與這兩國有競爭關係的產業都很難再接單,匯率部分估計頂多只能降到31,很難回到33的價位。
雖然政府說還在爭取降低稅率,但他認爲美國太壓榨臺灣了,臺積電在美國1650億美元的投資都做了,臺灣犧牲太大了。現在就等美國與中國談判結果,看中國大陸能不能爭取到低關稅。目前美國的經濟還算不錯,估計後續整體市場不會比現在更壞了。
B公司則指出,20%的關稅對臺灣所有產業都不利,尤其是臺灣不少產業與日本、韓國有很大競爭關係,另低利潤加工產業也承擔不起高關稅,估計是會破產倒閉的,眼前救急的方式是讓臺幣快速貶值,日幣、韓幣才升值5%左右,臺幣升了13%,應該有很大回貶空間。
經過這一波關稅,目前比較看好的越南、泰國、印尼與柬埔寨出口,而到這些國家設廠的以中國大陸與臺灣業者居多,公司會持續加強這些國家業務,並積極開拓美國賣到亞洲的貨載運物,早年美國運亞洲貨物每大箱(40呎櫃)運費僅5百美元上下運價,現在有1千美元左右,約爲出口貨的五成價。
年營業額上百億的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則指出,20%的稅率相較於日韓真的不行 ,對臺灣產品影響應該很大,但臺灣部分產品已經有轉到其他國家生產,現在許多企業探討在美墨加生產的也很多。
臺灣對進口商品關稅降低,汰掉政府扶持已久的產業他認爲不是壞事,生產本來就是競爭,不是用保護的,但是農產品只能學習日本提高臺灣品質價值,別無他法。
至於全球供應鏈大亂、重整,對於全球性物流業是利多,但大陸因爲現實狀況,外移將出現國際級的規格的各產業(含物流),這將是陸商的大崛起的機會,以前只看臺灣業者被逼加速全球佈局,現在大陸業者出走,就像臺灣早年產業外移,但他們的業者是更有殺傷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