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疊加與日韓相差20% 機械公會呼籲:放手讓新臺幣貶
機械公會呼籲應讓新臺幣貶值。(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臺灣機械設備7月及前七月出口值以美元計價,均比去年同期成長,尤其7月出口值連續第6個月成長,摺合新臺幣,卻因新臺幣兌美元匯率而縮水。其中,工具機7月及前七月出口雙雙負成長。
臺灣機械工業公會表示,美國對臺灣對等關稅20%,由於美臺未簽署FTA無法享0關稅優惠,臺灣銷美國機械產品較日韓等國關稅疊加後,實質增加約10%,加上新臺幣兌美元升值幅度高於日圓及韓元,臺灣與日韓等國實質上競爭將產生約 20%之價格落差,將嚴重影響臺灣機械出口的國際競爭力。呼籲政府宜採取相關措施,讓新臺幣匯率貶回4月初33元,維持產業的出口競爭力。
機械公會11日公佈,彙總統計7月臺灣機械設備出口值27.93億美元,年成長13.4%;以新臺幣計價815.29 億元,年增1.8%。前七月機械出口值177.10 億美元,年增6.5%;以新臺幣計價5,581.69億元,年增5.1%。
前七月臺灣機械產品出口值前三大產品, 檢量測設備出口值30.88億美元而居冠,出口佔比17.4%,年成長 12.5%;電子設備出口值29.09億美元、佔比16.4%、年成長3.8%;工具機出口值11.74億美元、佔比 6.6%,年減6.3%。
前七月臺灣機械出口前三大市場,美國出口值47.16億美元而居冠,出口佔比26.6%;銷中國大陸出口40.71億美元居次,佔比23.0%;外銷日本13.86億美元、佔比 7.8%。
機械公會表示, 7月臺灣機械出口持續成長,且自今年 2 月起,已連續 6 個月呈現正成長,以美元計算,年成長13.4%,若以新臺幣計算,僅年成長1.8%,顯示今年新臺幣升值,已造成出口實質成長大幅減少,企業實質收入也大幅減少。
機械公會指出,美國與中國大陸爲臺灣機械出口的前兩大市場,累計前七月月臺灣對中國大陸機械出口年增幅3.8%,出口金額40.7億美元;對美國出口金額47.2億美元,年成長16.1%。受美國暫緩對等關稅實施 90 天影響,企業提早出貨因應,5月對美出口年成長19%,6 月出口年增幅更達23.6%,7 月出口值年成長14.8%。
機械公會指出, 8月7日起,美國開始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各國關稅陸續公佈,其中對臺關稅稅率20%,相較日韓等競爭對手國15%稅率,對臺關稅20%,將使機械產業受到嚴重衝擊。尤其臺灣並未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以往機械商品銷往美國平均稅率約5%,而日韓等國機械產品多爲零稅率,對等關稅實施後,臺灣銷往美國機械產品較日韓等國關稅疊加後,實質將增加約10%,但若再加上今年4月後之新臺幣陡升影響,與日韓等國實質上競爭將產生約 20%之價格落差,這將嚴重影響臺灣機械出口之國際競爭力。
機械公會強調, 匯率影響程度相較美國對等關稅實施其影響範圍更爲廣大,是機械產業對外出口競爭力的關鍵,自2021年至今年7月31日的匯率變化,新臺幣匯率僅貶值 4.6%,日幣貶值幅度高達46.2%,韓元也貶值達28.0%,以往臺灣設備售價較日本低2~3成的價差完全消失,對工具機出口影響更爲明顯,是造成出口訂單大幅減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美國對等關稅較日韓等競爭對手國爲高的情形下,新臺幣匯率是臺灣機械出口競爭力的關鍵,政府宜採取相關措施,以維持產業的出口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