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貨運承攬公會:臺幣升太高 再加關稅恐將沒訂單、沒出口
▲臺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公會理事長羅文祥(左)接受中廣《千秋萬事》主持人王淺秋專訪談時指出業界正面臨匯率與關稅雙殺。(圖/公會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今年以來臺幣升值升值幅度超過13.71%,臺北市空運承攬公會理事長羅文祥昨(8)日接受中廣《千秋萬事》節目專訪時痛陳,航空貨運承攬業的毛利率約3%-4%,運費是以美元計算,今年臺幣升值太多,已經很難接單,接下來再加上對等關稅,已經有大企業原來是臺灣接單,國外生產,現在準備完全移到國外去了,屆時沒了接單,哪來出口貨呢!
他指出,還有百年企業決定收攤了;同業討論要怎麼辦,有人建議做美元存款,靠利息錢彌補虧損一段時間。而匯率加關稅如同兩把利刃,業界形同遭受滿清十大酷刑,而且這種情況已經延續5個月了,就像凌遲處死,現在美國總統川普要7月9日到期的對等關稅寬限期延1個月,大家再多折磨1個月。
羅文祥指出,以今年的匯率,從國外收回來運費如果是33億元,換成臺幣少掉約4億元,叫業者怎麼活。隔鄰的香港,港幣與美元兌換率穩定維持在7.8到7.85之間,加上採取免稅措施,香港一年有400多萬噸航空貨載進出,桃園機場一年是277萬噸。現在臺幣升得這麼高,一些國際大企業原本從臺灣出的貨,紛紛改由其他國家出了。
爲了降低營運成本,業界設法以AI取代人工,但是工人怎麼辦,接下來就是失業問題,政府有近6000億美元外匯存底,一定要設法阻升與穩定匯率,以現在的匯率,業界不是放棄美國市場就能解決問題,臺幣升得這麼高,到其他國家同樣沒辦法做生意。
羅文祥談到今年4月到杜拜出席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會議,周邊貿易達5億人口的杜拜,空貨運輛僅約臺灣六成,是臺灣上千家航空貨運承攬業做出的成績,現在因爲匯率與關稅,業界面臨的是雙殺的生死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