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突破8000萬單,淘寶閃購憑什麼拿下六成市場增量
淘寶閃購再次打破紀錄。近日,淘寶閃購、餓了麼聯合宣佈,淘寶閃購日訂單數超8000萬,日活躍用戶超過2億。與此同時,全市場新增的1億日均訂單量中,淘寶閃購佔據了約60%的份額。這距離淘寶閃購正式上線僅有兩個月的時間。
這也讓人不禁疑惑,淘寶閃購到底踩在了什麼風口上?大消費平臺模式是電商獲取新增量的終極答案嗎?
拿下60%市場份額
淘寶閃購的爆發式增長引人注目。據瞭解,淘寶閃購於5月2日正式上線,在5月底,其日訂單超4000萬,6月底日訂單更是超6000萬。到了7月初,淘寶閃購日訂單突破8000萬,而市場總量也從5月的日均約1億單,迅速增加至現在的日均2億單。
也就是說,全市場訂單增量1億單,淘寶閃購單槍匹馬就拿下了增量市場的約60%份額,顯而易見,大消費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劇變。
值得關注的是,在淘寶閃購超8000萬的訂單中,非餐飲訂單超過了1300萬,顯現出外賣業務較強的流量帶動和轉化作用。7月2日,淘寶閃購官宣投入500億補貼用戶和商家。最新數據顯示,有3724個非餐飲品牌訂單數對比淘寶閃購上線之初增長了100%以上,食品、母嬰、個護、家電、酒類、3C數碼等品類訂單也增長超過100%,社會消費熱情被極大點燃。
淘寶閃購已向全品類大幅拓展。7月5日當天淘寶閃購上糧油米麪訂單增長了489%,休閒食品增長了388%,潮流玩具增長了236%,運動服飾增長了144%,美妝個護增長了114%,滋補保健、圖書音像、汽車用品等品類增幅也均超過100%。隨着氣溫升高,淘寶閃購上防暑降溫用品搜索下單量也創新高。爲防止蚊子侵擾,淘寶閃購上“蚊帳”訂單飆升600%,有消費者連夜下單。
很顯然,此次淘寶閃購爲用戶和商家大幅讓利,促使線下各類業態門店和互聯網產生更強的化學反應,實現商品和服務供給整合,有效地點燃了社會整體的消費熱情。
做大消費增量
淘寶閃購能實現如此迅猛增長,其根本在於踩準了“大消費”融合趨勢的同時積極求變。今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發佈全員郵件,餓了麼、飛豬合併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羣,將服務消費和商品消費資源打通,在業務決策、執行上實現目標統一。
和其他頭部電商相比,淘寶閃購的獨特優勢在於,既有淘寶天貓龐大且豐富的商品池爲後盾,又有餓了麼、飛豬多元本地生活業務積澱,可支持遠場與近場資源的高效調配和協同。在打造綜合性大消費平臺的基礎上,線下商戶與電商平臺可以雙向流量賦能,最終創造出全新的消費體驗,包括新服務和新場景。
外賣消費能顯著拉動非餐品類爆發,印證了當下複合型、多元化消費走勢。消費者的需求不再是單一維度,而是跨場景、跨業態、跨時間的複雜組合。例如消費者在點外賣的同時購買日用品,甚至預約家政服務。又或者,在節日消費場景裡,消費者既需要訂購禮品,又要預約餐廳和KTV包廂,還要購買鮮花等等。也就是說,僅一個場景,消費者的訂單需求卻橫跨平臺到店、酒旅、即時零售、電商等多業態。
毋庸置疑,在當前快節奏生活環境中,消費者對效率、一站式服務體驗的強需求,無疑會倒逼電商平臺向生態化服務平臺轉型,迫使商家拿出更多場景解決方案來適配消費者的複合需求。“餐飲+零售+服務”多業態融合構成了淘寶閃購“大消費”理念的底色。
因此,當淘寶閃購舉生態整合之力滿足消費者吃喝玩樂全場景需求,激發出的新訂單也能幫助更多線上、線下商家擴大生意增量。據瞭解,近日淘寶閃購釋放的500億元補貼爲平臺出資,不需要商家投入。換句話說,平臺大額補貼不需要中小商家用壓價的方式“內卷式”競爭。淘寶閃購將在商家端實施店鋪補貼、商品補貼、配送補貼,以及免傭減傭等優惠政策。
據淘寶閃購統計,補貼上線以來,餐飲連鎖品牌和中小商家生意分別環比增長170%和140%。一系列針對消費者的福利,直接拉動咖啡、飲品、甜品、小吃、西式快餐等多品類美食訂單量環比增長超過150%,拉動下午茶和夜宵場景訂單分別增長170%和190%。
可以看出,淘寶閃購這次500億補貼走的是不同的路徑:有效帶動消費內需,形成商品和服務生態的合力,充分做大市場容量,爲商家留出利潤空間,真正做長遠持久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