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大罷免之後 游盈隆:賴總統不再是超級助選員

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大罷免對臺灣政局的影響。圖/取自微微笑廣播網YT

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早接受前總統陳水扁電臺節目專訪,針對大罷免可能對2026、2028選舉產生的影響,直言民進黨路線或心態若沒改變,明年最後可能輸到只剩下臺灣尾屏東;賴清德總統執政已過3分之1,相較蔡英文第一屆任期,一般人說不出賴清德的重要施政,這是賴的最大問題。

臺灣今年經歷726、823兩次大罷免,游盈隆今上節目分析兩次大罷免失敗的原因。他表示,臺灣人尊重民主程序,這是大罷免沒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大罷免跟認同或親不親中沒有關係,雖然目的神聖但不能正當化手段的不當,也就是說「不能不擇手段達成目標」。

陳水扁提及當年太陽花學運讓國民黨三連敗,大罷免是否也會對民進黨造成這樣的效應。 游盈隆說, 2020總統選舉蔡英文得到817萬選票,主要是香港抗中引起臺灣人憤慨,這是共產黨催出來的大海嘯。大罷免對明年縣市長選舉當然影響很大,首先賴清德目前聲望偏低,從王牌變成「卡無力」,已經不是超級助選員。其次大罷免讓藍白結合在一起,比以前更密切,整體社會氣氛對2026非常不利。

陳水扁追問游盈隆,爲何認爲民進黨2026縣市長選舉可能很慘,5席減4席,最後只剩臺灣尾(屏東)。游回應,這個說法的主要用意是要民進黨要反省,「嚴重提醒」民進黨不能再這樣搞下去,不過最後結果如何還要看未來表現。

游盈隆向賴總統提出建言說,賴執政已經過3分之1,又遇上大罷免大失敗「大槓龜」,無論檯面上公開如何講話,他應該要深深思考一個問題,「接下來3分之2時間是否還要繼續照原來的方式走下去?」

游盈隆另提及賴清德跟蔡英文不同之處,他表示,蔡英文第一個任期給人感覺很衝、拚改革,推動沒收黨產、轉型正義、年金改革及一例一休等政策讓大家有感,而賴有何重要施政,一般人說不出來,這是他的最大問題。

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接受前總統陳水扁節目專訪,他認爲,兩次大罷免失敗,十分不利民進黨明年縣市首長選舉。圖/取自微微笑廣播網Y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