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個週末上演外賣補貼大戰後,市場監管總局週五卡點出手!要求餓了麼、美團、京東理性競爭,上週六美團和阿里“燒掉”16億元,瘋狂星期六或將成絕唱
金融界7月18日消息 針對如火如荼的外賣補貼大戰,市場監管總局出手了!
18日,市場監管總局約談餓了麼、美團、京東三家平臺企業,要求相關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規範促銷行爲,理性參與競爭,共同構建消費者、商家、外賣騎手和平臺企業等多方共贏的良好生態,促進餐飲服務行業規範健康持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連續兩個週末上演了外賣補貼大戰,而18日正是週五,明天就將迎來週末。
連續兩個週末上演外賣補貼大戰
7月5日,美團、阿里開啓外賣補貼大戰,雙方發放了多輪無門檻大額券,大戰從白天打到深夜,甚至一度美團頁面出現崩潰的情況。7月12日,美團、阿里再次開戰,兩大平臺再次放出大量大額外賣紅包券,當日下午,#免費奶茶 衝上熱搜第一。
在補貼刺激下,全國各地網友紛紛薅羊毛,社交平臺中“2元一杯的瑞幸真是炎炎夏日最佳解暑神器”“麥當勞的早餐只要7塊,薅羊毛的快樂誰懂!”等等評論不斷。部分外賣甚至還能“零元購”。
7月13日,美團宣佈截至7月12日23時36分,美團即時零售日訂單量超過1.5億。7月14日一早,淘寶閃購聯合餓了麼宣佈,日訂單量再次突破8000萬創新高。
對餐飲業衝擊較大
但是外賣補貼大戰對於餐飲業的衝擊較大,無論是利潤還是員工的工作強度。
7月15日,嘉和一品創始人兼董事長劉京京在社交媒體炮轟外賣補貼大戰。她質疑外賣大戰的補貼,究竟是平臺的讓利,還是對商家的血腥掠奪。她直言,“各平臺都是百億補貼開戰,但其實最受傷的是商家。顧客享受到的各種滿減、補貼,每10元,平臺只出3元,商家要補7元! 大頭都是商家出的”
劉京京呼籲平臺不應再裹挾商家參與鉅額補貼,不能迫使商家降低底線,那隻會劣幣驅逐良幣,導致食品安全風險越來越大。
同日,深耕北京社區市場的南城香創始人汪國玉借媒體發聲。汪國玉表示,外賣大戰以來,南城香單日總流水約增長30%—35%,但是堂食並沒有增長,甚至部分門店呈下降趨勢。南城香總利潤差不多增加15%。不過汪國玉仍舊對外賣補貼大戰予以批評,汪國玉稱“一是門店太忙,服務人員跟不上,這個不會太長久;二是產品價格會持續下降,很難恢復到正常價格水平,顧客會認爲低價反而是正常的了。”
面對外賣大戰,汪國玉坦言作爲商家並無選擇權,只能被動參與,如何在平臺競爭中找到更適配自己品牌的路線是關鍵。
爲了消化訂單洪流,有的奶茶門店運營極限拉伸。
益禾堂外賣業務負責人諶鳴透露,門店這兩個月延長了營業時間——從原來的早九點半到晚十一點,變成早八點半開門,甚至凌晨三點才結束。人員排班、食材儲備、員工激勵措施都需迅速調整。“這一兩週每天都在加班加點加人,去準備食材、調整人員排班,儘量消化掉訂單增長。
7月15日,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等多個協會紛紛發聲,呼籲平臺規範低價補貼競爭,維護市場公平秩序,保障商家合理的利潤空間。
僅上週六一天美團和阿里“燒掉”16億元
值得注意的就在市場監管總局約談餓了麼、美團、京東三家平臺企業同一天,有媒體曝出僅僅上週六(7月12日)美團和淘寶一共補貼了16億元。知情人士透露,上週六(7月12日)美團的補貼3億至4億元,淘寶閃購補貼超過12億,最近兩週淘寶閃購的工作日補貼額則在單日4億元左右。
不過淘寶閃購相關一線運營人士澄清稱:不明消息源所稱補貼金額完全失實,市場上有平臺以“0 元購”形式天量燒錢刷單,但絕不是淘寶閃購。該運營表示,“淘寶閃購的滿減和免單活動,都是有門檻的、日常長期使用過的常規營銷動作。我們從一開始就強調保障商家實收與盈利空間,內部嚴格規定絕不能搞類似 0 元購的刷單行爲”。
“晚點 LatePost”爆料稱阿里創始人馬雲在上週六、日要求淘寶閃購“穩定在 8000 萬單”,先提升能力,鞏固好基礎,再往上衝。一位阿里員工透露,“就怕衝得太快後,其他能力都沒跟上,反而適得其反,原本好的基本盤都沒了。”
另有報道提到,阿里計劃在未來100天裡每個週六“都可以買到超低價甚至免費的奶茶咖啡和快消速食”,阿里試圖再造一個全民參與的促銷節日“超級星期六”:在未來100天內,消費者在每個週六都可以獲得總額爲 188 元外賣消費紅包(紅包總額度會根據每期活動有變化),消費者用紅包支付後可以買到超低價奶茶咖啡和快消速食。知情人士稱“確實有這個事情”。
不過隨着市場監管總局開展行政約談,新一輪外賣補貼大戰進入了冷靜期,從簡單粗暴的補貼轉讓比拼內在實力階段,瘋狂星期六或將成絕唱。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大江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