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索建築科技觀點/FM1-40防洪設計中,建築防洪為何優於廠區防洪?
近年來極端氣候事件頻繁,洪⽔與暴⾬內澇對產業園區及⾼價值廠房造成的威脅與⽇俱增。對企業⽽⾔,如何在設計初期導⼊符合國際標準的防洪策略,已不僅是「消防安全」層⾯的延伸,更直接關乎營運持續性(Business Continuity)與財務韌性。聯索建築科技特提出專業觀點,探究分析在 FM1-40防洪設計中,建築防洪爲何優於廠區防洪?
聯索建築科技/提供
聯索建築科技表示,根據FM Global《資料表 1-40》(FM DS 1-40:防洪損失預防)的設計邏輯,防洪可分爲兩⼤層級:
一、廠區防洪(Site Flood Protection):透過堤壩、防洪牆等圍護,將園區打造成「幹島」。
二、建築防洪(Building Floodproofing):針對單棟建築或關鍵空間,設置防洪⾨、防⽔結構與抽排系統。
那麼,在實務操作中,爲何「建築防洪」更具優勢?
廠區防洪的挑戰:⾼投⼊、⾼⾵險
廠區防洪的核⼼,是在園區周界設⽴⼤規模防護。然⽽,這樣的⽅案雖能在設計⽔位內提供整體保護,卻存在幾個結構性問題:
1. 資本投⼊龐⼤:涉及⼤⼟⽊⼯程與⻑期維護,財務負擔沉重。
2. 失效後果嚴重:⼀旦堤壩潰⼝或⽔位超標,整個園區將瞬間淹沒,形成「要麼全勝、要麼全毀」的脆弱模式。
3. 運營部署困難:出⼊⼝多、物流頻繁的⼯業園區,閘⼝部署耗時且依賴預警時間,難以應對突發洪⽔。
因此,雖然廠區防洪具備宏觀防護⼒,但其「⼆元失敗模式」對現代⼯業運營⽽⾔,並⾮最佳選擇。
建築防洪的優勢:精準、彈性、經濟
相較之下,建築防洪更符合 FM1-40 的「彈性防禦」思維,強調即使局部失效,也能確保整體營運不中斷。其優勢包括:
●精準保護:針對配電室、控制中⼼、資料中⼼等關鍵空間進⾏強化,避免因單點受損導致全廠停擺。
●靈活部署:乾式防洪設施(如防洪⾨、防洪板)可快速安裝,並⽀援例⾏演練。
●成本可控:投資規模相對較低,可分階段導⼊,並以維護管理爲核⼼。
●失效模式優雅:即使單個防護點損壞,也僅造成局部淹⽔,⽽⾮全⾯癱瘓。
這種「分層式保護」策略,已被越來越多⾼科技廠房、醫藥與半導體產線納⼊設計標準。
FM 認證防洪⾨的應⽤價值
FM認證速裝扣壓式防洪門。聯索建築科技/提供
在建築防洪實務中,FM 認證速裝扣壓式防洪⾨ 已成爲最佳解決⽅案之⼀。其特點包括:
●專利扣壓系統:免螺栓設計,兩⼈三分鐘即可完成安裝,快速且可靠。
●⼤跨度能⼒:單樘可覆蓋 4 公尺開⼝,無需中柱,適⽤於物流通道。
●嚴格滲漏控制:符合 FM 標準 ≤1 L/hr•m²,確保關鍵空間⽔密性。
●重複使⽤:便於演練與多次應急,降低⽣命週期成本。
這類防洪產品已廣泛應⽤於能源、汽⾞、半導體與製藥產業,成爲兼顧 國際認證、經濟效益與實際韌性 的關鍵選擇。
結語:韌性經濟的必然選擇
FM1-40 的核⼼原則提醒我們:
●廠區防洪适合規模簡單、開⼝少的園區;
●建築防洪更符合現代⼯業複雜佈局,特別是需確保「關鍵⽣命線不中斷」的場景。
隨着氣候⾵險升⾼與供應鏈挑戰加劇,企業若能導⼊ 建築防洪策略,並結合 FM 認證防洪⾨等國際標準產品,不僅能提升保險可保性,更能強化⾃身的 營運韌性。
聯索建築科技官⽅網站|https://www.liansu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