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推動校園操場建滯洪池 強化防洪韌性

新北市水利局長宋德仁(左)介紹校園滯洪池的設計及效果。記者張策/攝影

近期各地積淹水災情多,讓人感受到極端天氣是現在進行式。新北舊聚落防洪改善面臨空間與管線限制,市府近年以校園滯洪池當解方,新北陸續完成9座校園滯洪池,總蓄水量相當於15座標準泳池,汐止青山國中小拚今年10月完工,板橋華僑中學也將啓動招標程序。

三重地勢低窪,正義國小周邊正義北路以往時雨量30毫米就會積淹水,考量長元抽水站難擴建,市府2022年在學校操場下方設滯洪池,順勢翻新學校操場與跑道,工程經費6500萬,中央負擔70%,地方自籌30%。

水利局長宋德仁指出,校園滯洪池結合智慧防汛管理系統,當氣象團隊預測降雨達每小時40毫米以上且機率超過51%,或氣象署發佈大雨特報,系統即自動啓動預排機制,提前將滯洪池排空,騰出儲水空間。相關人員可透過手機遠端遙控抽水設備,將滯洪池的水排入下水道,透過「預排、蓄水、再排」機制,達到多次滯洪、多次排空效率,強化防洪韌性。

議員王威元說,市府在三重高中、新北高中與正義國小等地推校園滯洪池,對改善區域積淹水有效果,其中正義國小推動過程頗具挑戰,校方、家長會原本反對,因施工期間操場無法使用,還有安全疑慮,家長、校方與民代透過協調會逐步凝聚共識,要求工程車輛不得於放學與午休時段出入。

王直言,學校滯洪池推動不易,若有其他地點可選,應優先考慮在公園等,畢竟操場對孩子來說是無法取代的活動空間,若1、2年無法使用操場,還是會有困擾。

議員彭佳芸指出,三蘆地區巷弄狹窄、開發密集且多爲低窪地形,公園下多闢爲地下停車場,難以找到大型滯洪空間,近年國土署補助新北在校園設置滯洪與貯水設施,有一定防洪效益。去年7月初暴雨仍造成三重高中重安街一帶淹水,經爭取市府規畫於三重高中北側再增設一座3000噸貯水槽,正進行細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