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美債都要看日本“臉色”,日債正成爲全球市場風向標!

全球金融市場的"東京時刻"已經到來——當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時,美債、德債乃至全球固收市場無一倖免地同步震盪。

彭博數據分析顯示,美國國債對日債波動的敏感性正在急劇上升。自2022年日本央行開始鬆動收益率控制以來,美債收益率曲線與日債的聯動性持續加強,特別是10年期至30年期利差的相關性達到五年高點。

而未來日本債市的外溢風險正在逼近,日本7.8萬億美元債券市場的波動性飆升至二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

"日債收益率上升對全球市場具有重大溢出效應,"管理1.94萬億美元資產的景順投資亞太區固定收益主管Freddy Wong表示:

由於日本投資者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持有者,美國債市長期以來一直面臨來自東京的風險敞口。但一個關鍵轉折點出現在2022年,當時日本央行開始放鬆對債券收益率的控制。根據彭博社對兩國10年期至30年期利差的分析,自那時起,美國國債對日本國債變化的敏感度穩步上升。

這一變化以及近期日本波動性的飆升,正在重塑全球債券交易的動態。在2016年啓動YCC政策後,日本市場曾自成一格,基準10年期國債有時甚至幾天都無人交易。但現在情況不同了。當東京市場在當地時間上午9點左右開盤時,亞洲及其他地區的投資者都會密切關注其走勢,因爲這些波動可能會蔓延至法蘭克福、倫敦和紐約。

“你確實看到了全球債券之間的這種關聯和溢出效應,”管理着1520億美元資產的First Eagle Investments投資組合經理Idanna Appio指出:

在彭博全球國債總回報指數中,日本國債佔比高達16.7%,僅次於美債。這意味着日債的劇烈下跌將直接拖累全球債券投資者的組合表現。

"這一巨大權重意味着日債市場的動盪將直接衝擊追蹤基準的基金,包括全球債券投資者的虧損,"擁有25年債市經驗的道明證券策略師Prashant Newnaha警告道。

“由於日本是一個主要的債權國,政府債券收益率曲線的長端很可能出現更多波動,”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 & Co.)駐紐約的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師Kathy Jones表示:

事實上,全球債券投資者正在經歷今年首個月度虧損,美國關稅政策和各國政府借貸上升共同打擊了市場情緒。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日本央行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縮減債券持有量。今年一季度,央行持有的日本國債減少了6.18萬億日元(430億美元),創下1996年有數據以來的最大降幅。

目前日本央行仍持有超過一半的未償國債,但大型機構投資者並未填補央行減持留下的缺口。按計劃,到明年3月底,央行還將繼續減少29%的債券購買量,從本月的4.1萬億日元進一步下降。

波動性主要集中在10年期以上的超長期債券。5月末那個令人矚目的交易日,日本20年期國債拍賣遇冷,超長期收益率暴漲,連帶3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下19個月新高,德國同期限國債收益率也升至兩個月高點。

日債30年期與英國同期限債券的相關係數上月創下歷史新高。對衝基金Blue Edge Advisors的組合經理Calvin Yeoh表示:

特朗普標誌性的減稅法案引發了對美國財政赤字的擔憂,而日債市場的波動正在放大這種上行壓力。通脹可能比預期更加頑固的跡象,也削弱了對美聯儲降息的押注。

儘管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等機構認爲悲觀情緒過度,30年期日債對衝至美元后收益率超過7%具有吸引力,但風險依然不容小覷。

三菱日聯資產管理首席基金經理兼首席經濟師Tokuoka Shoichi表示:

當全球最大的債市之一重新獲得"定價權"時,投資者發現自己正站在一個全新的金融生態系統面前——一個東京開盤就能撼動紐約收盤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