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首場聯合國演說!拋「END構想」終結對立:不追求兩韓統一

▲南韓總統李在明於美東時間23日在紐約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說。(圖/路透,下同)

記者羅翊宬/編譯

南韓總統李在明於美東時間23日在紐約聯合國大會首次發表演說,長達20分鐘,提出以「END」爲核心的韓半島和平構想,強調唯有交流與合作才能終結對立、纔是邁向和平的唯一捷徑。他在演說中提及「大韓民國」33次、「和平」25次、「民主主義」12次,談及「韓半島」則爲8次,呼籲集結全球的智慧來讓北韓達成無核化。

根據《韓聯社》,李在明今年6月就職南韓總統以後,此次登上全球最大的多邊外交舞臺,選在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之後,以第7位發言人身分出場。他胸前彆着太極旗(南韓國旗)徽章,以沉穩語氣逐字宣讀事先準備的演講稿,演講時間超過一般15分鐘的慣例,長達20分鐘。他首先提出「END構想」,呼籲韓半島(朝鮮半島)結束敵對對峙,併成爲推動世界和平的重要責任者。

所謂「END」即爲交流(Exchange)、關係正常化(Normalization)、非核化(Denuclearization)等3個單字的合起來的縮寫。

在第一步「交流」,李在明指出,南北韓關係的曲折歷史已證明交流與合作纔是邁向和平的捷徑,未來將逐步擴大合作,爲持久和平鋪路。第二步是「關係正常化」,他強調不僅要推進南北韓關係,也支持並協助北韓與國際社會,包括與美國的關係正常化。

至於第三步則是「非核化」,李在明直言,這是嚴峻且棘手的課題,不可能短時間解決,應以務實態度推動「三階段方案」,從「中斷」核武與導彈能力開始,進一步「縮小」核子武器庫的規模,最終走向「廢棄」核武的階段。

他強調,若要真正實現這一構想,當務之急是恢復南北韓之間的信任與互相尊重。李在明重申,南韓尊重北韓現有政治體制,不會追求吞併統一,也不會從事任何敵對行爲,並承諾南韓政府未來將尋求緩解軍事緊張情勢、恢復雙方信賴關係。就在他表明這一點,以及宣佈大韓民國已光榮重返國際社會時,會場兩度響起掌聲。

李在明進一步提到去年12月時任南韓總統尹錫悅所發佈的緊急戒嚴,他以「軍事政變」一詞稱呼。他表示,民衆所掀起的「光之革命」最終推翻了軍事政變與戒嚴,他認爲這是展現南韓民主力量的歷史現場,說明對於民主與和平的渴望不會被扼殺。

李在明表示,「大韓民國國民所展現的恢復力與民主能量,不僅屬於南韓,也是全世界的資產」,並自信地宣告南韓將成爲民主之路上的「光明裡程碑」。

在談及國際合作時,李在明呼籲多邊主義是唯一解方,「各國必須攜手,越是艱難的時刻,越要回歸聯合國精神,更多合作、更多信任,才能邁向和平與繁榮的未來」。他承諾,南韓將在此道路上扮演領頭羊角色。

另外,李在明也觸及國內外社會議題,指出將推動制度與文化改善,確保居住在南韓的所有人,無論國籍,都能在生活的每一個場域獲得尊重。此番談話,正值美國喬治亞州韓籍勞工被拘留事件,引發跨境簽證制度爭議之際,格外引起關注。

他還呼籲國際社會積極合作,面對人工智慧(AI)所帶來的安全挑戰,透露10月在南韓慶尚北道慶州所舉行的APEC峰會上,將提出「APEC AI倡議」,推動「全民共享AI」的新國際規範。

演講最後,他以文化力量作結,提到K文化(南韓流行文化)跨越國界、語言與文化差異,連結起全世界人民,證明人類有普遍的共感能力。他呼籲國際社會與聯合國應點亮希望之光,如同南韓人民手中的五彩應援棒,共同邁向「更好的未來」(Better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