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敦促虛擬資產法上路 金管會:專法沒有限定誰能做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3日赴財委會進行業務概況與備詢,立委葛如鈞針對現實世界資產(Real-World Asset, RWA)代幣化試驗、穩定幣法制作業,以及資安風險防範向彭金隆主委提出深入質詢,並呼籲金管會應更積極引導我國成爲亞太數位資產中心。
在質詢中,葛如鈞指出,金管會與央行、證交所等機構組成的「RWA代幣化小組」已於9月25日完成期末實證報告,關注其驗證成果是否符合預期。
彭金隆表示,報告分爲期中與期末兩階段,期末報告已完成模擬試行,技術層面並無重大問題,後續將針對商業模式、制度配適性與參與機構角色進行更進一步評估。
彭金隆說明,WEF世界經濟論壇出具報告,債券的代幣化應用可能性相對比較大,是較可行的切入點;但也會持續關注基金與其他資產類型的可能性,並與虛擬資產專法的制定同步評估整體規劃。
葛如鈞表示,美國那斯達克已於今年9月向監管機構申請推動股票代幣化,顯示全球金融市場正加速進入資產全面上鍊的時代。他呼籲金管會應更具前瞻性思維,評估臺灣是否也可將「有價證券」納入RWA代幣化範圍。
彭金龍迴應,專法草案中已有納入實驗條例架構,未來可在特定條件下進行測試應用。也參考了包括美國Genius法案與歐盟MiCA規範,在分類與監理上保留彈性空間。
關於穩定幣發行主體的資格問題,葛如鈞建議,除了傳統金融機構外,合規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簡稱 VASP)應納入穩定幣發行評估對象,以強化產業創新動能與交易效率。
彭金龍表示,草案條文並未限定僅限於金融機構發行穩定幣,未來也會參考國際經驗,採「審慎友好、不貿進、不落後」的態度,優先由高監理強度的金融機構試辦,但不排除其他合規主體加入的可能。
葛如鈞表示,若能同步推動多元RWA代幣化又有新臺幣穩定幣機制,不僅有助提升我國金融交易靈活性,也能實現日配息、甚至秒配息等創新金融模式,未來將會有非常大的彈性發展空間。
此外,葛如鈞也相當關注虛擬資產專法草案自6月27日送交行政院後,迄今已逾三個月仍未送入立法院,呼籲行政部門加速協調並啓動立法程序,避免監理不明影響市場信心。
針對資安問題,葛如鈞提醒,近期研究報告揭露國內ATM系統存在遠端攻擊風險,若遭駭入恐導致金融安全受威脅,建議金管會全面盤點關鍵基礎設施的資安防護機制。
葛如鈞強調,面對全球數位資產浪潮,臺灣不能當末班車,政府應在確保金融穩定與資安風險控管的前提下,加速法制建構與創新應用的開放,成爲金融創新的火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