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軍:三年幫扶路,滿腔教育情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豔蕾)“一千多個日夜過去了,在學校黨委堅強領導下,當初所列的幫扶清單,如今都轉化成了學校的多維度發展新變。赤峰華夏職校已生機勃發,踏上了新的發展征程!”回想起奮戰三年的日日夜夜,黎軍頗感欣慰。2022年,中組部等八部委開展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時,北京市勁鬆職業高中的黎軍被選中到赤峰華夏職校擔任校長一職。當年7月27日,他帶領北京市求實職業學校的六位一線骨幹教師來到赤峰華夏職校,開啓了幫扶工作。
一所中等職校,如何通過改革創新實現發展蛻變呢?黎軍將提升治理水平放在首位。他帶領學校領導班子完善了20餘項規章制度,推動幹部分批次赴京跟崗培訓,確立了以“立於德、精於技、成於愛”爲核心的辦學理念,構造了全新的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生態。立足本地人才需求打造“特色專業羣”,根據赤峰華夏職校所在的巴林左旗的產業發展情況,學校調整專業佈局,增設無人機操控與維護、中餐烹飪和直播電商3個專業,重點打造農學、汽修和機電3個專業,並圍繞這些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增設專業核心課程25門,開發特色選修課程10門和社團校本課程41門,着力打造學校的品牌專業和品牌課程。
在黎軍主導和推動下,學校創新育人範式,確立了“就業與升學並重”的新導向,進而構建多維育人體系:在專業實訓上,對接當地以及北京、深圳等地企業,合作企業超過40家;在技能培養上,創新實施京蒙兩地聯合培養、學生分階段就讀的培養模式,如烹飪專業整班赴北京勁鬆職高學習,汽修、幼兒保育專業每年選派學生到北京求實職業學校培訓等;在全面發展上,首創了“五個一”成長計劃(即1興趣+1社團+1競賽+1志願+1特長),利用多種社團、文體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還在師資培養上狠下功夫,首先聘任幫扶教師到關鍵崗位,每人帶領1—2名徒弟,參加集體備課,充分發揮其引領作用;其次實施五大師訓工程即鑄魂工程、名師工程、青藍工程、骨幹工程、研修工程,打通了教師學習和成長的通路。
作者:李豔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