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爲職業教育賦能的北京幫扶校長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烏蘭察布5月15日電 題:爲職業教育賦能的北京幫扶校長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
在實訓室中,崔東光看到“00後”學子劉濤正在用心學習無人機技術,俯身微笑着對他說:“好好學,力爭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
“謝謝校長鼓勵,我一定珍惜學習和比賽的機會,不負您和老師們的期望!”劉濤站起身笑着迴應,眼神中滿是敬意。
崔東光是內蒙古自治區商都縣職業技術學校黨總支副書記、校長。作爲中組部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成員之一,2022年,他從北京來到商都縣工作。
5月15日,崔東光在接受“智匯草原·築夢北疆”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去3年間,商都縣職業技術學校最大的變化是,許多家長願意把孩子送到學校。“家長們普遍認爲,在這裡孩子們既能學到基礎文化課程,又能掌握一門專業技術,還能培養喜愛的特長,升學和就業前景廣闊,很放心。”崔東光說。
對於職業教育,崔東光可謂行家裡手。曾擔任北京市平谷區職業學校校長的他表示,讓學生通過職業教育學到真本領,是他在商都縣職業技術學校最欣慰的成果之一。數據顯示,3年來,該校在會計事務、計算機應用、護理、幼兒保育專業開設“1+X證書”特色課程,184名學生獲得相應證書。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崔東光推動學校發展的重要抓手。經過深入調研,學校確定醫護、幼兒保育、機電、汽修專業爲特色專業,“這些專業分別與當地汽修公司、幼兒園、中醫院合作辦學。”
周宇、閆小榮、陳經緯、劉東生等北京幫扶團隊成員表示,在崔東光的帶領下,通過“點對點”“手把手”的方式,已將北京的先進教育理念和辦學經驗引入商都。“與烏蘭察布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合作後,學生畢業後可通過考試進入這些高職院校就讀,優秀者還能到北京就業。”
“職業教育其實是豐富多彩的。”崔東光透露,過去3年間,學校創立了“創客空間”工作室,開設無人機、3D打印、機器人項目,在全國無人機創新技能大賽中獲二、三等獎。
來自北京的閆小榮介紹,學校創設的“非遺剪紙工作室”激發了學生興趣,“組建的健美操社團以及語言藝術、禮儀、化妝等專家培訓,顯著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去年與商都縣高級中學合作成立“職普融通”班,探索職普融通教學模式,爲更多學生打通升學通道。
在劉濤看來,崔東光校長在商都工作的3年間,讓同學們看到了更多人生可能,“我們的閃光點正在被照亮,現在的我很自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