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坦言:垂直避難是沒辦法的辦法 短時間撤8千人花蓮絕對做不到

▲陸軍赴花蓮協助救災。(圖/國防部提供)

記者郭運興/臺北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傷亡,外界批評縣府撤離不力,花蓮縣府則稱「內政部新創垂直避難,讓很多人自認家中夠安全」。對此,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今(26日)點出問題,垂直避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可以把大家載走是最好,但真的來不及,就是請你到二樓去,起碼能活下來了,持平來講,這麼短時間要疏散8000人不可能,花蓮縣政府絕對做不到,中央強力去幫忙都不見得做得到,裡面有太多政治算計,呼籲「藍綠都把嘴巴閉起來」。

李鴻源接受節目《觀點芹爆戰》專訪,他表示,馬太鞍溪這個堰塞湖其實形成不到2個月,所以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堰塞湖,農業部長說民國90幾年就有了,可能那時候量沒那麼大,大家根本沒有去注意,堰塞湖其實在國際文獻上,可以撐個二、三十年的都有。

李鴻源指出,這條河叫做中央管河川,所以花蓮縣是管不了的,從下游到中游這一段是經濟部水利署管,中游以上一段是農業部水保署管、再往上就是農業部的林務局在管,所以這條河三個單位兩個部,堰塞湖因爲是在林務局的範圍,所以農業部很早就介入了。

李鴻源指出,農業部在2個月前就找了其他大學做演算,因爲內政部要管防災,所以劉世芳部長找上他,看會不會給一些比較專業的建議,而自己介入到現在不到兩個禮拜,能做的就是趕快幫忙算出來到底該如何做,但問題是算出來在2天之內要疏散8000個人,這是mission impossible,誰都做不到,尤其是在偏鄉。

李鴻源指出,在這兩個禮拜要做這麼多事情,不要說花蓮縣政府做不到,中央跟地方密切配合都不見得做得到,何況現在還互相在猜忌,裡面還有太多的政治算計,真的呼籲藍綠的政治人物都把嘴巴閉起來。

李鴻源表示,大家可以想,消防局有多少輛卡車去疏散這些人?大家也很習慣什麼災害都用手機通報,但很遺憾的花蓮是偏鄉、是一個數位落差的地方,這些老人有沒有智慧手機都是一個問題,而且幅員很廣,一個廣播就要大家跑,那是不可能的,正常的運作一定是中央告訴花蓮縣疏散,同時提供它需要的人力,這纔是一個正常的作爲。

李鴻源認爲,「垂直避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其實大家不要一直在糾結什麼垂直避難,例如日本311海嘯就是叫大家趕快往高處跑,也只有這個辦法,請問現在花蓮要疏散8000人,有足夠的避難場所嗎?有車子把他們載去嗎?有沒有這個時間,自己覺得這纔是重點。

李鴻源直言,事實上他們計算大概一樓水跟泥會進去,二樓以上基本上不會有問題,所以在救災的第一個時間點是希望可以活下來,後面再來處理善後,所以真正的原因,就是花蓮沒有辦法在那麼短的時間疏散8000人,花蓮縣政府做不到,中央政府強力介入也不見得做得到,所以大家不要一直在糾結什麼垂直避難,那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可以把大家載走真的是最好的,但真的來不及,就是請你到二樓去,起碼能活下來了。

李鴻源說,可能有一些老人家走不了,這次在需要的時候,真的沒有給他們幫助,例如說有安養機構、特別需要照顧的、行動不便的,這個是第一波撤離時就要去處理的,真的很遺憾還是發生了這些事情。

李鴻源強調,但是真的持平來講,這麼短的時間要疏散8000個人不可能,花蓮縣政府絕對做不到,中央強力去幫忙都不見得做得到,那至於中間他們有沒有良好的溝通?自己就不知道了。

被問到爲何撤離名單從600人爆增,李鴻源指出,可能是他們開會前用的資料是以前算的,後來纔有新資料,發現淹水範圍是遠超過大家原來估計的,所以纔會有8000人這個數字跑出來。

李鴻源強調,但問題是,當計算出8000人這個數字的時候,不是隻開會,應該就開始想說怎麼樣把所有資源都動員出來,趕快把這些人撤走,有沒有幫需要幫忙的?中央趕快介入,今天很遺憾的,因爲藍綠的不和諧,尤其是花蓮這些很複雜的政治因素,讓災民受到一些沒有必要的傷害,所以已經發生了,可不可以大家把口水都停了?趕快去協助吧。

▼李鴻源。(圖/記者黃克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