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喊話藍綠停止口水戰:垂直撤離是沒辦法的辦法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市區,洪水退去後工作人員忙着清除市區的淤泥及廢棄物。(範揚光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嚴重災情,針對原本中央說要撤600人,開完會後改成撤8000人一事,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今(26日)表示,「今天很遺憾,因爲藍綠的不和諧,尤其在花蓮,因爲這些很複雜政治因素,讓災民受到沒有必要的傷害,既然發生了,可不可以我們把口水都停了,趕快協助救災。」

李鴻源今接受網路節目《觀點芹爆戰》專訪時指出,撤離600人資料是之前算的,把新的資料給內政部後,發現淹水範圍遠超過之前估計的,纔會跑出8000人這數字,必須持平的講,花蓮縣政府消防局有多少人馬?不可能疏散8000人;他舉例,過去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擔任指揮官時,一定有一個國防部至少次長等級的人在場,一定會問對方當地有多少國軍、軍種等,同時前進指揮所也會有指揮官(理論上是縣長),也會有國軍聯絡人,然後自己一定會多問一句話,有沒有需要幫忙趕快疏散、動員。

李鴻源也說,要是在美國發生這樣規模的狀況,一定是副總統出來,舉全國力量介入此事,它是非常複雜技術問題、人道問題,不要把它變成政治鬥爭工具,藍綠從這邊得到政治利益其實都是不道德,也毫無意義。

節目主持人黃光芹提到,劉世芳遭披露的音檔中坦承有兩條路,「垂直避難是種方式,然後撤離到別的地方是最難的方式。」對此,李鴻源提到,「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其實大家不要一直糾結於垂直撤離,去看日本311海嘯,就請大家趕快往高處跑,也只有這樣,一下子要疏散8000人有足夠避難場所嗎?有車子載嗎?「有沒有時間纔是重點」。

李鴻源續指,評估一樓水跟泥會進去,二樓基本上不會有問題,救災在第一時間點「希望你可以活下來」,後面再來處理善後,真正原因就是沒辦法在那麼短時間疏散8000人,花蓮縣政府做不到,中央政府強力介入也不見得做得到,所以覺得大家不要糾結垂直撤離,那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當然來得及把人載走是最好的,要是真的來不及就請民衆到二樓,起碼活下來,有些關鍵在於老人家走不了,在最需要的時候真的沒給幫助,包含撤走或是到二樓。

李鴻源持平地來講,這麼短時間要疏散8000人不可能,花蓮縣政府做不到,中央政府強力介入也不見得做得到,至於中間有沒有良好溝通就不清楚了。他也提到,600人資料是之前算的,他們把新的資料給內政部後,發現淹水範圍遠超過之前估計的,纔會跑出8000人這數字,但當要撤離8000人時應該趕快想怎麼動員資源,把人撤走。假如他是會議主席,他一定會這樣做,假如是前進指揮所會議,一定跟中央說趕快幫忙,「多問一句話,有沒有需要幫忙趕快介入。」

李鴻源強調,「今天很遺憾,因爲藍綠的不和諧,尤其在花蓮,因爲這些很複雜政治因素,讓災民受到沒有必要的傷害,既然發生了,可不可以我們把口水都停了,趕快協助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