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美限制反促中國科技進步,中國有耐心應對“特朗普2.0”

“臨甲7號沙龍”交流會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聶舒翼 圖

3月27日,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舉辦的“臨甲7號沙龍”交流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與中外記者圍繞中國最新經濟政策和未來發展等話題展開互動交流。在交流會上,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在談及中美關係時表示,美國等國在技術領域對中國的限制,不能阻擋中國科技的進步,甚至反而可能促進中國科技的進步。

李稻葵表示,當今科技的進步基本是靠兩個方面的推動,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究。在基礎研究層面,科學家羣體的興奮點是要將研究結果分享、要得到全世界同行的認可,他不可能把這個結果藏起來。當今世界基礎研究是沒有任何溝通上的障礙的,基礎研究的成果是通用的。

李稻葵指出,技術研究則是要靠大量的科研人員、工程師不斷進行實驗和創新來實現。“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培養了大量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從這個方面講,中國是優勢的,我相對而言是最不擔心這個方面的。”李稻葵說。

根據2024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佈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論文數量、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數量及被引用次數繼續保持世界第一位。我國國際論文篇均被引用次數首次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在材料科學、工程技術、化學、環境與生態學、計算機科學、農業科學和數學7個學科領域被引次數排在世界第一位。

李稻葵表示,過去這些年美國等國不斷對中國實施打壓遏制政策,反而促進了中國科技行業的發展,“華爲的鴻蒙操作系統、DeepSeek的例子都明確地告訴我們了,(美國對中國科技的打壓)不會影響中國的進展。”他強調,“這種制裁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可能短期好像可以限制中國的發展,但在一兩年、五六年中國可能就做出來了。”

針對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仍在不斷加碼對華貿易措施,李稻葵認爲,中國有足夠的耐心和定力應對“特朗普2.0”帶來的衝擊,特朗普的很多政策的出臺都很匆忙,而且現在特朗普政府關注的事情很多,比如俄烏衝突、中東問題、加拿大、墨西哥等等。“與中國相關的事務可能還不在特朗普政府的優先事項中,而中國政府願意爲了中美兩國人民的福祉與美國展開合作,”李稻葵說,“我依然樂觀地認爲,中國與美國政府能夠找到可以合作的共同點。”

“我們也在等待特朗普政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李稻葵表示,“在全球主要大國中,中國可能是最有耐心應對特朗普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