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釋疑:轉向YU7的訂單佔比不足15%
7月2日晚,小米集團(01810)創始人雷軍時隔多月再次開啓線上直播。
直播中,雷軍迴應了近期小米首款SUV車型YU7的訂單爭議。
這款起售價25.35萬元的車型於6月26日發佈後創下行業紀錄。YU7開售3分鐘大定訂單突破20萬輛;18小時,小米YU7鎖單量超24萬輛。
"看到數據時我反覆確認了好幾遍。"雷軍在直播中坦言這一成績超出預期,並稱其"創造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奇蹟"。對於未公佈24小時鎖單量,他解釋"18小時不可撤銷的鎖單就達到了24萬單“,後續公佈易引發過度解讀,”完全沒必要“。
而針對外界對"可退大定"統計口徑的質疑,雷軍強調小米採用行業通用規則,"猶豫期機制並非小米獨創,所有車企均如此"。
雷軍進一步披露稱,小米SU7及SU7 Ultra車型用戶轉向YU7的訂單佔比不足15%,"這個數比我們想象中少了很多,我對YU7的產品力和口碑也有了更強的信心"。之前,業內盛傳小米YU7多由SU7轉單。
用戶畫像顯示,YU7車主平均年齡33歲,較SU7年長3歲;女性車主佔比30%,iPhone用戶達52.4%。銷量前三城市上海、杭州、北京,與特斯拉Model Y主力市場高度重合。
隨着YU7爆單,由於小米目前的產能問題,其標準版交付週期也被延至58周。與此同時,多家車企被曝銷售以"攔截話術"爭奪訂單。
雷軍指出部分話術存在"不準確甚至有詆譭內容",呼籲"各品牌應專注自身優勢"。同時,他也推薦競品,"若大家急用車,7月3日發佈的小鵬(09868)G7、7月底發佈理想(02015)i8和特斯拉(TSLA)Model Y都不錯"。
面對激增訂單,小米將年交付目標從30萬輛上調至35萬輛。雷軍明確表示,"國內交付壓力巨大,2027年前暫不考慮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