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友商”成功截胡小米YU7訂單,雷軍發聲!車主擔心明年提車貴3萬
騰訊汽車《遠光燈》特約作者|林珂瑩
編輯|楊布丁
上市3分鐘,大定破20萬臺;1小時,大定破28.9萬臺;18小時,鎖單24萬臺。6月26日,小米汽車第二款車型YU7正式上市,銷量成績震動市場。
“這幾天都是半夜三點還下不了班,三天帶了三四十個試駕,喉嚨都啞了,人實在太多了。”一名小米銷售感嘆道。
小米汽車首款車型SU7上市即大爆,一年多以來,小米一路高歌猛進,沒有人懷疑YU7會再創佳績,然而也少有人預料到,數據會如此誇張。
在7月2日晚的直播中,小米董事長雷軍表示,上市發佈會結束後,自己看到訂單數據愣住了,看了好幾遍纔跟大家分享,“真是不敢相信,絕對創造了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個奇蹟”。
2024年,年銷量在24萬以上的新勢力僅有理想、問界、零跑三家。這意味着小米僅憑18小時內YU7的鎖單量就超過了絕大多數新勢力全年銷量。
但與此同時,小米也面臨着愈加嚴峻的產能挑戰。不少上市10分鐘內即鎖單的用戶表示,自己的交付日期已經排至明年。
其他車企正虎視眈眈,試圖從小米的訂單中分得一杯羹。據瞭解,蔚來、極氪、智己、阿維塔、智界等品牌均針對小米YU7鎖單用戶提出了轉購補償措施,可以以現金或積分的形式報銷定金。
小米還在產能爬坡,加緊交付節奏。不願具名的小米內部人士稱,目前二期工廠生產許可尚未到位,小米將二期的工人暫時抽調到一期工廠,實行三班輪換的制度,每班工人上四休二,大約要持續到九月。早在正式上市之前,小米已經開始生產YU7,每天約300臺,截至上市當天已經生產兩萬臺左右。
前述直播中,雷軍並未就交付問題明確迴應,只表示小米將努力提升產能,今年三月已將年初制定的全年30萬臺交付目標提升至35萬臺。他還表示,這兩年將先解決國內交付問題,2027年纔會考慮出海。
智界、蔚來、阿維塔等多家品牌“報銷”小米定金,“有很多都轉過來了”
7月1日傍晚,北京清河萬象匯的衆多汽車門店中,小米無疑是人氣最火爆的一家。人流絡繹不絕,將店內展出的幾臺YU7包圍住。銷售們不間斷地講解和接待着試駕用戶,甚至不太有餘力顧及駐足的顧客。就連緊挨着小米的理想,其人流量也明顯高於同層其他門店。
在走訪和致電多家汽車品牌門店後,作者發現,不少品牌均已針對小米YU7鎖單用戶轉購提出定金補償措施。
一位蔚來銷售表示,小米YU7下訂用戶轉購蔚來汽車可以報銷5000元定金,轉購螢火蟲則可以報銷2000元,政策全國統一。
鴻蒙智行體驗店的銷售則表示,目前僅有轉購智界的小米用戶可以享受5000元補貼,包括智界S7和R7;轉購問界、享界等品牌則不予報銷,因爲它們“不是小米的競品”。
7月1日晚,一位北京阿維塔銷售稱,目前七月的銷售政策還未出臺,但報銷“應該沒問題”。他表示,早在五月,阿維塔就制定過相關報銷政策,用戶憑藉友商不可退訂單憑證即可申請最高5000元補貼,針對的品牌不僅限於小米,還包括智界、極氪等。“我還親手做過一個智界的。”
次日,他表示,報銷政策已經下達,用戶在享受完所有優惠之後,再提供小米訂單即可收到回返。
一位南寧阿維塔銷售則表示,前述補貼已經延續至七月底,“有很多YU7車主都轉過來了”。
不同於其他品牌的直接現金返還,極氪提供的是積分補償。一名北京極氪銷售表示,小米YU7鎖單用戶轉購極氪即可獲得50000積分。
此外,廣東、江蘇、山東等多地的智己銷售均表示可以提供定金補償,但不同地方的報銷形式不一,採取現金或電卡兩種方式。例如,一名江蘇銷售稱,5000元定金可以直接算在購車金額優惠裡予以報銷。
此類“截胡”並非首次出現。此前,由於小米SU7產能尚在爬坡,就有蔚來、智界等多家品牌提出“補貼小米下定客戶5000元定金”的優惠政策。
2023年末,問界和理想也曾展開“貼身肉搏”。據華爾街見聞、36氪等媒體報道,當時兩家品牌部分門店均推出了轉購報銷對方定金的政策。
儘管理想和小鵬近期均將有SUV上市,但兩車企多位銷售均明確表示,目前沒有針對小米鎖單用戶的定金報銷政策。
雷軍在前述直播中表示,看到個別車企銷售的“截胡”話術,自己認真學習了一下,“實話實說,內容不太準確,甚至有一些詆譭和歪曲,我覺得大可不必,我不建議同行這麼做”。
雷軍稱,當前YU7鎖單數量超出想象,希望大家可以稍微多一點理解和耐心,如果着急用車的話,即將發佈的小鵬G7、理想i8以及特斯拉Model Y都是不錯的選擇。
購置稅明年將迎更改,車主擔憂購車費用或將多出近3萬元
訂單火爆和產能有限的矛盾之下,小米YU7的準車主們正經歷着超出預期的交付週期。
截至7月2日,小米汽車官網顯示,即刻鎖定訂單,最快的小米YU7 Max版也至少需要38—41周才能交付,小米YU7標準版等待時間則長達58—61周。這意味着用戶鎖單後,需要一年多才能提車。
過長的交付時間讓一些用戶的熱情有所退潮。一名小米YU7準車主表示,自己在開售後6分鐘即鎖單,目前訂單顯示需要等待37—40周,“如果我知道要這麼久的話是不會買的”。他所加入的YU7交付退訂羣裡已經有了200餘人。而在社交媒體上,這類退訂羣不在少數。
他們認爲,起初購車頁面只顯示了首批8月提車,卻並未提示“首批”所指的數量,也並未告知排期到2026年的可能性。“對他們來說,多寫一句‘目前訂單數量較多,交付排期已到半年後’並不難對不對?”一位車主質疑道。
此外,爲防止黃牛倒賣,雷軍在上市發佈會上宣佈,開售24小時之內,1—5周交付的滿配準現車和8月開啓交付的可定製新車,每人限購一單,購買時需輸入小米賬號或身份證號。
多名用戶表示,下單時系統不斷誤報“身份信息輸入有誤,請重新輸入”的提示,有時還會出現鎖單按鈕無法點擊的情況,致使自己雖然第一時間點進頁面,但過了幾十分鐘才成功鎖單。
對於鎖單用戶們而言,這不僅意味着他們需要等待較長時間才能提車,更重要的是,他們可能需要爲其支付更高的價格。
2023年6月,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規定對購置日期在2024年、2025年內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對購置日期在2026、2027年內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
中國車輛購置稅的稅率爲10%。這意味着,明年才能提車的這部分用戶,將較今年提車用戶多繳納1萬餘元的購置稅。
此外,今年6月,多地宣佈暫停以舊換新補貼。儘管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李超已在國家發改委6月新聞發佈會上明確,將在7月下達2025年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以舊換新政策將全年實施,今年剩餘資金還有1380億元,但不少用戶擔憂,明年以舊換新政策可能不會持續,將使購車價格進一步增加1.5—2萬元。
由於不少鎖單用戶屬於尚未試駕就已下單的“盲訂”,7月1日,雷軍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小米YU7將開啓限時改配,鎖單用戶都可參與改配,但改配成功後將重新安排生產並重新預計交付時間。
小米制定的今年內交付目標爲35萬臺。據小米汽車此前發佈的消息,今年1—6月,小米汽車共交付超15萬臺車。其中,5月交付超2.8萬臺,6月交付超2.5萬臺。交付數量的減少可能與小米YU7的排產有關。6月1日官方披露的信息中,小米汽車稱正在爲YU7大規模量產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