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荒止血 北市缺額曝…議員提解方國中導師減2節課
全臺老師荒,爲減輕教師壓力、吸引更多人投入教職,議員建議首都北市應帶頭,減少國中導師基本授課2節,減緩老師流。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臺老師荒,爲減輕教師壓力、吸引更多人投入教職,議員建議首都北市應帶頭,減少國中導師基本授課2節,減緩老師流失,於明年以追加預算或二備金因應。教育局表示,因涉多元考量包含經費、師資與教學品質等,將納全面通盤考量評估。
根據教育局統計,北市114學年教師甄選結果,公立國中開缺281人,錄取263人,報到248人缺額33名;公立國小開缺364人,分發311人,報到254人,缺額110人。北市現況是正式老師招不滿,連代課和代理老師都很難招,
議員吳世正調閱數據發現,據各縣市國中教師基本授課節數比較,北市國中導師授課節數爲六都最高。國文導師每週授課12節,其他科目導師14節;新北與北市相同,但今年已開始推動導師減課;桃園、臺中及臺南導師授課節數較少,國文導師11節、其他爲13節,其中桃園若班級編制達31至33人,導師可再減1節;高雄授課節數國文12節、其他科13節;基隆不分科目導師授課節數均12節。
另外,依北市教育局去年經費,全市國中班級2289班,若每位導師減少1節基本授課節數,所需經費爲2289班×每節鐘點費378元×52周=約4500萬元/年,減少2節也只要9000萬元。以全市6萬4808名國中學生計算,每年只要對每位學生增加投資1389元,就可以讓教師有更充分的時間照顧學生,提升教學品質,投資報酬率極高。
吳世正說,學校導師承受龐大工作壓力,除教學本務外,還須負責班級經營、學生輔導、親師溝通、行政庶務及突發事件處理等多重任務,要投入大量時間於學生品德教育、輔導談話、人際關係處理與情感支持,同時得面對家長頻繁溝通與投訴,承受高度情緒壓力,因此教育部的「國民中小學教師授課節數訂定基準」讓兼任導師的專任教師可以減少4至6節授課時數。
根據規定,實際減課節數授權各縣市教育局決定,吳世正說,他就接獲國中教師代表陳情,北市國中導師的基本授課節數爲六都之最,導致導師難以兼顧教學與輔導品質,加上是面對家長及學生的第一線,動輒被投訴到校事會議,身心壓力沉重,也加速臺北市的教師流失。
北市教育局表示,因涉及多元考量,同時其連帶影響包含學校現場代理教師需求及比例增加、畸零節數影響教學品質,及對於學校行政人力配置的衝擊等,將納入一併進行全面通盤考量與評估。
教育局說,市府十分重視教師權益,並給予支持,自113年起提高敬師獎勵金至2000元爲全國最高,114年度更擴大發放對象、同時推出多項教師支持方案,如建置教師專業發展空間2.0、擴大敬師月優惠項目、提供交通補助費、員工健康檢查補助、教師諮商輔導支持服務等。
爲因應師資人力,教育局表示,北市採穩定來源、年資加分、專業支持、減輕負擔等四大方向策略。其中穩定師資來源,每學年度盤點教師編制員額,持續逐年穩定開列教師甄選缺額,補足正式教師;同時全國首創於公立國中小教師甄試,納入服務年資加分制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