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幸福 奮鬥鑄就偉業 石家莊市12人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稱號
4月28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週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我市12人受到表彰,包括8名全國勞動模範和4名全國先進工作者。
8名全國勞動模範是,中車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武,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石家莊供電分公司帶電作業中心黨支部書記、副主任吳灝,石家莊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毛料分廠焊接機器人班組長關虎,格力電器(石家莊)有限公司技術員李永國,河北美術學院雕塑院院長、新樂市雕塑行業黨委書記曾維林,行唐縣幾丁質紅棗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盧彥鴿,石家莊睿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級技師許紅陽,石家莊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鍊鋼廠連鑄一段班長任會鋒。
4名全國先進工作者是,石家莊市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急診重症醫學科大主任何志紅,石家莊市道橋設施管護中心橋涵所所長兼黨支部書記李紅鴿,國家稅務總局石家莊市裕華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一級主辦李猛勝,石家莊市井陘礦區實驗小學教師耿建莉。
這是我國第17次評選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我市受表彰的12人中有企業一線職工、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負責人、企業負責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等。
張建武是從一線成長起來的企業家,他求真務實、改革創新,帶領鐵路貨車產業從連年虧損實現“四連盈”,主持開發冷鏈裝備服務“一帶一路”,列車空調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蓄冷+製冷”技術成功解決冷機裝備長期被國外“卡脖子”問題等。
吳灝紮根生產一線,研發出“超聲波洗瓶機”“3+N電力移動實驗室”和“變壓器現場試驗作業新方法”,率先提出“主變繞組變形三參數分析法”,創新研製“高壓開關櫃智能作業機器人”,牽頭成立國網首家帶電作業機器人班組,不斷推動傳統工作模式向智能化轉型。
關虎是引領石煤機公司新質生產力的核心人物。爲企業培養了一支焊接機器人操作工團隊。帶領創新工作室完成創新成果100餘項,設計20多種實用性焊接工裝,優化改進70項工藝。
李永國通過自動化裝備的研發製作和實施應用,提高分廠20%的生產效率,爲企業節約成本超2500萬元。他廣泛開展創新活動,獲得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35項。
曾維林帶領團隊創作了2萬多座雕塑作品,參與規劃400畝湖面;設計16個主題公園廣場、15條特色街路,打造了伏羲公園等一批標誌性建築,《千乘之國》《有鳳來儀》等一批座標雕塑,以工匠精神傳遞文化“火種”。
盧彥鴿聚焦行唐紅棗特色產業,創建科普示範基地和創新驛站5000畝。承擔科研項目,依靠專利推廣綠色生產技術,研發新產品,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通過產業幫扶就業,幫扶帶動100多農戶,開展新型農民、農業院校師生宣講等。
許紅陽創新薄浮雕技法,開發文創作品。在15所學校創建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將木雕課引入到高校公共選修課。在河北青年管理幹部學院開設非遺專業,填補非遺在高職院校沒有專業學科的空白。
任會鋒總結出連鑄機開澆操作13個步驟的“任會鋒操作法”使連鑄機生產事故率降低47.62%。創新智能化“任會鋒操作法”中的開澆技術,實現了電爐連鑄機因人爲因素產生的生產事故0的突破。此外,他優化生產工藝關鍵步驟,修訂完善“連鑄工裝管理辦法”等,提高生產效率。
何志紅率先在全院開展ECMO及ECPR技術,取得多項新技術、新項目突破;聯合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成立首批胸痛中心與卒中中心,併成爲石家莊市卒中地圖管理單位。開展急救知識講座和技能培訓,累計培訓數千人。
李紅鴿從事道路橋樑工程行業近30年,創新推行“建設”與“養護”相結合的全週期管理模式,謀劃實施“城市生命線橋樑病害檢測工程”和“跨鐵路線橋樑結構安全檢測系統安裝項目”,充分發揮了行業領頭雁的作用。
李猛勝全市首創“1+1+7+1”工作法,精準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推行“事前鑑定+全程跟蹤”服務機制,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政務服務事項100%網上辦,徵納互動響應率達97%以上。
耿建莉秉持“因材施教、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堅守教育教學一線,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評優課、素質賽等獎項。她積極參加英語、綜合實踐學科公開課、引路課,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助力更多農村學生學好英語。(記者 戴麗麗)(石家莊新聞網)